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口鎮街道 > 小冶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口鎮街道小冶村概況

[移動版]

小冶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于萊城北12公里。耕地1280畝,402戶人家,1247口人。

小冶村西原有錫礦坑和冶煉灰碴。相傳宋屬萊蕪監十八冶之石門冶。因冶煉規模較小,故名小冶。小冶村現有張、宋、鄭、姜、劉、閆、仲、李、呂、孫、陳、田、楊13姓。張、宋、鄭姓人口居多。自古以來,村民同舟共濟,和睦相處,耕讀繼世,民風淳樸。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垂陽保•小冶”。1941年至1945年,萊蕪劃為三縣時,小冶村歸萊北縣雙山鄉。1960年至1962年屬口鎮公社林馬管區。1962年至現在屬口鎮公社(鎮)陳林管區。

小冶村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小冶村人跟著中國0鬧革命,前赴后繼,奮勇殺敵。其中6人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戰爭年代,男勞力為軍隊抬擔架、運給養,婦女做軍鞋軍襪,兒童站崗放哨,全村人都為革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解放后,村里先后成立了“換工組”、“變工組”、“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后又加入高級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

1971年村里除參加公社分配的“戰山河”任務外,結合本村實際,村里有計劃地改山治水。村里建成了長150米,高5米的揚水站一處,挖渠道300米,灌溉面積達400畝。1972年冬又建成了東嶺小型揚水站,建渠道3500米,擴大澆地面積200畝。1975年對村東小河進行綜合治理,開挖了河道,并筑堤1500米,引流灌田。同年改河造地400畝,以補本村人多土地之不足。1977年投資2500元,建成了一架長150米、高8米的引水跨河渡槽,擴澆面積700畝。由此全村基本實現了水利化。農作物由原來的一年一季的地瓜、花生,到1978年時已成為一年兩季的玉米和小麥。黨的三中全會后,小冶村一改過去單種糧的舊習慣,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植桑養蠶業。1980年至1995年先后發展桑園300畝。全村產蠶繭2700斤,產值達10萬多元。

小治村自建村就重視教育,崇尚文明。建國前,就有私塾一處,人稱“學堂”。1951年后,小冶村小學建立。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至2001年,有多人考人大中專學校。

自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廣開財路,大步奔向發家致富的道路。小冶村石灰石資源極為豐富。自1990年以來,村民紛紛在公路兩側建起了石灰窯、石料廠。為了支持村民致富,村兩委自始至終,統一村東南跨河渡槽1977年冬開工建設,1978年春建成,長150米,均高8米,延長渠道1500米,澆地700畝。

為采石戶辦理了開采經營證,統一規劃,提供礦場,統一支付資源費。并新開通兩條盤山公路,為村民開發石料資源創造了優越環境。如今全村有半數農戶從事片石開采、砸石子、燒石灰。全村有大小灰窯52座。個體磕石機8部,年收入120余萬元。建材業的發展,帶來了運輸業的興旺。如今,村里有拖拉機92部,運輸收入70余萬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