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苗山鎮 > 南柳子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苗山鎮南柳子村概況

[移動版]

南柳子村位于萊城區東北16公里,鎮政府駐地西6公里處。地處丘陵,南鄰上方山村,北隔方下河與北柳子村相望,東北隔方下河與西見馬相鄰,西接楊家嘴村。有南北走向和東南西北走向的兩條小河,將村分為三個自然村,即東嶺、.西山、鹿家莊。耕地1135畝,村民266戶,796口人。盛產花生。

據《李氏譜》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由岔河口村遷此建村。開始叫留字河,后改名柳子河,因址在方下河的南岸,因此又叫南柳子河,后簡稱南柳子村。

據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志》記載:南柳子村,在民國初年隸屬石馬區;1941年屬苗山區;1945年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南柳子隸屬九區;1954年隸屬南柳子鄉;1958年撤區劃鄉,南柳子村隸屬苗山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隸屬苗山公社;1984年隸屬苗山辦事處;1985年11月隸屬見馬鄉;2001年隸屬苗山鎮至今。

南柳子村是苗山至口鎮的必經之地。20世紀初,匪患猛烈,村民苦不堪言。抗日戰爭時期,修通的博萊公路就從村北通過,因此也成為博山至萊蕪的戰略要地。日寇曾在村東和村西設崗樓,村民們受盡了日寇的蹂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南柳子村300多口人開始過上幸福生活。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與北柳子村、楊家嘴村聯合成立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南柳子村歷來屬苗山人民公社見馬管區。

即使在“文革”時期命令禁止,村民們也沒停止,轉入“地下”繼續搞柳編業。因此村民的收入較高,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20世紀60、70年代在“農業學大寨”熱潮中,南柳子村修水庫,壘河堰,遷村莊,山、水、林、田、路進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先后建成小型水庫6座,打機井5眼,擴大水澆面積300畝。1957年在方下河南岸修建了1000多米長的河堰,造地200多畝。1976年搬遷村莊,又造地100多畝。從而徹底改變了南柳子村原來的那種以花生、地瓜為主的種植結構,由原來人均幾十斤小麥達到了三四百斤,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家家戶戶發展養豬,年生豬存欄量1300多頭,純收入450多萬元,成為養豬專業村,生豬銷售到全國各地。

南柳子村自建村以來就重視教育,崇尚文明。建國前就與北柳子村、楊家嘴村聯合辦校。1958年4月,南柳子村小學建立,開天辟地以來有了自己的村小學,先后由趙言安、張延慶、王蘭亭、楊正公、王翠芝、段登祥、趙學賢、張延榮等教書授業。1968年村民在鹿家莊南新建立了校舍;1982年又新建了當時公社最好的學校;2002 年秋苗山鎮合班并校,該小學并入見馬聯小。南柳子村自建國以來第一個大學生是趙心安。自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個本科生是趙學彬,于1982年考取山東省委黨校.1986年畢業被分派到萊蕪市黨校工作。1977年至2002年南柳子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有38人。

南柳子村注重改善村民生活,村中在70年代初就架設了電線,裝上了電燈、電話,現已成為電話村。村民趙偉第一個買上大貨車跑運輸。現在村民買車跑運輸的達到40多戶。三輪車已成為家家戶戶的運輸工具。彩電、摩托車、液化氣爐具等已走進普通百姓家庭。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中文亚洲资源站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