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苗山鎮 > 田家樓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苗山鎮田家樓村概況

[移動版]

田家樓村位于萊城北17公里,鎮駐地西北5公里處。東、北、西臨方下河。耕地1635畝,350戶,1150人。村北面與杓山前村隔河相望,東南與楊家嘴村隔山相臨。

據田氏墓碑記載,明洪武年間,田姓由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東鄰柳子河村(今北柳子),曾名西柳子河,清初田姓建一小樓,眾稱田家樓,久成村名。村中姓氏共有蔣、田、趙、沙、陳、呂六姓。其中蔣、趙、田三姓最多,占全村人口的90%。

據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勺山保•田家樓。”據載,1936年苗山、見馬屬老六區抗日民主政府管轄,田家樓村隸屬見馬管轄;1941年至1945年屬于苗山區;1951年3月苗山區改為數字區第九區,田家樓村隸屬第九區;1958年10月屬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苗山公社更名為苗山辦事處,下設5個鄉,田家樓隸屬杓山鄉;1985年11月撤處建鄉,田家樓劃歸見馬鄉.2001年苗山鎮、見馬鄉、常莊鄉合并為苗山鎮,田家樓隸屬苗山鎮。

田家樓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村里各種組織健全,包括民兵、青年團、兒童團、婦女會等。他們組織小車隊、擔架隊,積極支前,為駐村部隊站崗放哨、送情報、送糧食、供草,與日本鬼子展開“游擊戰”、“陣地戰”。日本鬼子在村南的大頂山修碉堡,夜間民兵就去拆毀碉堡,致使敵人碉堡三個月才修好。八路軍來后,一夜之間碉堡又成了灰燼。村民積極踴躍參加子弟兵,八路軍路過此村,蔣于連、趙承騫在坡間拾柴,沒時間跟家人打聲招呼就毅然跟隨部隊走了。他倆踴躍參軍的故事在這一帶傳為佳話。在他倆帶領下,田家樓有20多名有志青年參加了人民子弟兵。

田家樓村重視改變山區面貌,積極發展山區經濟。方下河繞村流過,河中泥沙土常年淤積,河床上升。夏天暴雨來臨,洪水經常泄人村里。全村人齊心協力清淤挖河,筑防洪墻2000多米,現已根治了水患。

1967年“農業學大寨”,實行山、水、林、田、路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先后打機井6眼,改河造地100多畝,建揚水站一座,修水渠4公里,原來靠天吃飯的600多畝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豐產田。現在荒坡變果園,糧食、林果連年豐收。

田家樓村民勤勞敦厚,崇尚知識。清末民初的文人雅士雖不十分顯達,但亦頗具名氣,對后世產生較大影響。創建于1954年的村小學,為國家培養出大批人才。1970年,擴建成初級中學,十年后又改為小學。2000年成為一二年級的教學點和幼兒園。田洪照是20世紀60年代該村的第一個大學生。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幾乎每年都有考上大中專院校的學生。現在蔣方帥正在攻讀清華博士,田洪蕓、田登山、趙強正在攻讀研究生。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因為田家樓村三面環水,蹚水過河是村民的一塊心病。村支書趙斌帶領全體村民,在1993年修筑了村里的油漆路;2002年春,他又帶領村民克服重重困難,改河造地100畝,投資15萬元修建攔河漫水橋一座,結束了村民膛水過河的歷史,打通了通往村外的致富路。

田家樓村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1979年村中通了電。如今家家戶戶有了電視,吃上了自來水,成了電話村。有三輪車67輛,摩托車50輛,大汽車4輛。有日用百貨小賣部6處,衛生室2個,飯店3處,三輪車、摩托車修理各一處,有養雞場3個,長石加工場1處。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99页 | 亚洲欧美h视频网站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 |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