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 > 苗山鎮 > 王家莊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苗山鎮王家莊村概況

[移動版]

王家莊村位于燕子山南麓,距萊城19公里,東南距苗山鎮政府駐地5公里。東與祝家洼接壤,西鄰陡峪村,南為東西見馬村。耕地1357畝,有240戶,719口人。

明朝洪武末年,王姓由-縣遷此,以姓名村為王家莊村。據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志》記載:“東見馬鄉•王家莊”。1941年屬苗山區;1958年撤區劃鄉,屬苗山鄉;1958年10月屬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屬苗山辦事處;1985年11月,苗山辦事處分為苗山鎮和見馬鄉,王家莊村屬見馬鄉;2001年,苗山、見馬、常莊合鄉并鎮,王家莊屬苗山鎮管轄。

地靈人杰,王家莊村人口雖少,但省、市級干部卻擁有多人,如張貫一、陳心恬、李光襲、張洪超、王守東等。這與該村良好的革命傳統是分不開的。萊蕪戰役中,王家莊是燕子山戰斗的戰場。當時博萊路,穿村而過,我華東野戰軍為阻擊-來增援的部隊布下了重兵,擬利用王家莊三山夾一河的地形,消滅敵人,當時村民面臨數輩人傳下的基業毀于炮火的現實,但毅然扶老攜幼離開村莊,為整個戰局作出犧牲。后雖因戰事發生變化,將主戰場移至村北燕子山,但在關鍵時刻村民們表現的較高覺悟與革命熱情是肯定的。在燕子山戰斗中,村民們組成了運輸隊、擔架隊,青壯年男子往前線送彈藥,轉移傷員,婦女在后方準備給養救助傷員。之后該村村民又在淮海戰役中又以極大熱情投入戰斗中,一輛輛獨輪車,一根根扁擔,一雙雙軍鞋都為革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這村有很多烈士至今還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如“董存瑞式的英雄”李桂秋等。

在革命戰爭年代,王家莊村村民前赴后繼投入戰斗,在經濟建設時期他們也不甘落后。1950年該村成立互助組,1954年建立合作社,1958年參加人民公社。20世紀70年代全村老少齊上陣,興修塘壩多個,整飭土地近千畝,全村通上了電。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農業和林果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王家莊的花生以色澤鮮艷、含油量高、產量高,遠近聞名。進入秋季,漫山遍野更是果香四溢。進入80年代末,養殖業已形成規模,1991年曾被市政府評為養牛專業村。

現在全村80%的戶從事牛、羊、雞、豬的飼養。

王家莊村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也不忘重視教育,現在全村大中專畢業生有20多人,2002年又一名學生被同濟大學錄取。

現在的王家莊村物阜民豐,人們充分發揚老區人民肯吃苦,敢為先的精神,正昂首走向美好的明天。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