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堽集行政村
位于菏澤城北17.5公里,轄沙堽、大李莊、宋胡屯三個自然村,人口2120人,耕地2417畝。
沙堽集
位于菏澤城北35里,北依徐河,與鄄城接壤,人口1300余人,東西南北各1200米,農業人口占80%,耕地面積1500畝,經濟來源以農、林、藥材、外出打工為主,人均收入達3800元。
村莊簡史
沙堽是一個古老的村莊,元未年間(1322年)范楊兩姓在此建村,因當時此地有很多大小沙丘,取名沙崗。明朝萬歷年間(1572-1620年)發展為集市,取名為沙堽(崗)集。在此期間李氏部分由村西大李莊搬遷到沙堽定居,直到現在(范、楊兩姓已不存在)。乾隆年間李氏四世祖李迪考取進取,后任博山縣令。
現代名人
邵振學,男,漢族,大學學歷。1936年8月生,1953年9月在小留供銷社工作,后任菏澤縣財貿局秘書,1958年調大眾報社駐菏澤記者站工作,后回濟南大眾報社工作,1985年調該報社駐棗莊記者站任站長,后任棗莊市委副秘書長,棗莊市委黨校書記。1989年調山東文聯任主席、-,省政協常委,現已退休。
李建材,男,漢族,1938年5月出生,大學學歷,1963年7月畢業于山東師范學院,留校團委工作,后任團委書記,又先后任生物系、歷史系、藝術系書記,現已退休。
李法言,男,漢族,1938年10月出生,大學學歷,1963年7月畢業于山東省煤炭學院,分配到山東煤礦設計院人技術員,1975年3月調兗州楊莊煤礦人總工程師,濟寧市政協委員,現已退休。
李曉華,男,漢族,1944年2月生,大專學歷,1966年7月畢業于菏澤師范,分配到西安是紅旗機械廠子弟學校人教師,1977年調菏澤縣糧局工作,1981年1月調黃堽鎮工作,先后擔任管區書記、經濟聯社主任、副鎮長、鎮長,后調菏澤支油支鐵辦主任,現已退休。
李景元,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1980年7月畢業于青島醫學院,分配到菏澤地區醫院,先后任醫師、科主任,副院長。
李慶才,男,漢族,1939年6月生,1963年7月畢業于北京航空學院。分配到成都市德陽重型機械廠,先后任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
李鳳才:男,漢族,1949年10月生,大專學歷,1967年畢業于棗莊師專,任初中物理教師,1985年7月參加行政工作,先后在黃堽鎮、小留鎮擔任管區書記、信訪主任、副鎮長,現已退休。
李永輝:男,漢族,1972年7月生,大學本科學歷,歷任牡丹區北城辦事處主任、書記、牡丹區宣傳部長,現任牡丹區委辦公室主任 。
李洪泉,男,漢族,1974年10月生,大學學歷,1994年7月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分配到開發區公用事業局,后調菏澤市執法局工作,任菏澤市執法局執法大隊副隊長(正科)。
神話傳說
沙堽村北頭有一真武廟,建于元末明初,此處許多神話故事,特別是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敵人每次偷襲村莊,都看到寨墻上面滿是穿黃馬加的士兵,夜里還有幾只小花狗沿寨墻叫咬,以免看寨的人睡覺,因此,使敵人對沙堽寨墻久攻不破,附近村莊的群眾也紛紛到沙堽寨內躲避戰爭,傳說是真武大帝顯靈。沙堽真武廟內至今還保留明萬歷年間重真武廟石碑兩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