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至鎮東距五蓮縣城8.5公里,西與于里鎮相倚,南與莒縣的桑園為鄰,北與高澤鎮接壤。區位優勢明顯,省道郝李路縱貫東西,膠新鐵路穿越南北。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9727戶,31372口人。2005 年全鎮計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8.5億元,農業產值2.1億元;實現境內財政收入55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32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
城市經濟區迅速隆起。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打造城市經濟板塊的宏偉目標,中至鎮利用近城優勢,以 334省道為依托,培植了以水泥廠、欣欣機械廠、鑫源鑄造廠、中昌機械廠、制鉗廠、華龍座具廠、德龍鑄造廠及三得利食品廠等為主的經濟隆起帶,特別是依托五征農用車制造,北汽福田、錦紅工藝品等大型企業搞好掛靠聯合,壯大了機械加工和工藝品兩大傳統優勢產業,全鎮民營企業已發展到70家以上,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個體民營戶發展到300戶以上,已完成技改項目3680萬元,1—6月份實現招商引資5500萬元,鎮域經濟板塊日益凸現。
特色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全鎮雜果面積達到 12000畝,其中鮮桃基地達10000畝,花生面積達1.2萬畝。2004年桃、梨、花生三個品種被山東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桃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標志,雜果基地被日照市府表彰為科技示范基地,以桃為主的雜果總產達到6000萬斤,實現收入9000萬元。調整桑煙等經濟作物,黃煙面積穩定在2000畝,桑園1200畝。堅持栽大樹,造大綠,綠色通道建設和荒山綠化成效顯著,全鎮綠化造林面積6000畝,成材林面積達3000畝,發展高效經濟園林8處。畜牧業生產一直保持強勁勢頭,生豬存養量6.2萬頭,人均2頭以上,羊存養量9萬只以上,人均3只以上,畜牧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以上。畜牧業的發展推進了餐飲服務業的發展,中至鎮名吃全羊湯、全豬湯譽滿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