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1630年(明崇禎三年),馮姓從滄州城東棗園遷居于此,后王姓又遷于此,以二姓取村名而得名馮王莊。馮王莊地處柳堡鎮政府駐地東北3.5公里,東臨郭義莊,西鄰趙王O,南臨閆家莊,北鄰北海新區(原馬山子鎮),臨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條件優越。全村現有農戶93戶、人口317人,土地面積880畝,耕地748畝、林地132畝,是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
近年來,馮王村兩委一班人積極響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下大力氣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農村居住環境。馮王莊村從縣住建局、林業局請來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村莊總體規劃;通過村干部捐款、群眾自發集資、部門幫扶、村集體收入列支等渠道,先后籌資260萬元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按照規劃高標準修建村內“三橫兩縱”柏油路2.4公里;栽植白蠟、冬青、龍爪槐等觀賞樹木5000株,安裝路燈36盞;建設標準化辦公場所一處;改造村內低壓線路2000米;襯砌路邊溝2.5公里,硬化街巷7000平方米;建設標準籃球場、村健身場所各1處;拆除沿街舊房屋,在村中心建設占地3000平方米的公園一處;投資10萬元修建門球場一處,為老年人提供了休閑運動場所;投資30多萬元修建橋涵16座。特別是今年以來,被列為市級生態文明村創建村,搭乘全市農村環境整治的東風,在幫扶部門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春,對村內所有街道和農戶庭院進行了補植完善,村南進村路兩側進行了圍村林建設,村前王山支溝河道綠化1公里,綠化外環路3公里,共栽植白蠟6600株,冬青450株,黃楊1500株,垂柳360株,其他樹種1100株。初步實現了“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綠中”的目標;拆除空房61間,亂搭亂建、殘墻斷壁36處,在村外統一設置柴草堆放場地,村內街道兩側見不到三大堆;高標準修建外環路3公里,村內街巷全部用磚硬化,計11000平方米,街道平整,無雜草、雜物;房屋噴刷立邦漆7200平方米,包墻皮4270平方米,噴刷宣傳標語16副,墻體繪畫60平方,安裝宣傳欄和村名標志牌各1個,安裝路燈36盞,攝像頭16頭,為村民夜晚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數。昔日崎嶇不平的鄉村路,如今變成了筆直平坦的柏油路;原本光禿禿的路旁現在是一排排茁壯成長的小樹;村里大小街道整齊劃一,村民房屋錯落有致。為保證村內環境不反彈,馮王村通過各種形式教育村民自覺維護村內衛生。通過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鄰里”評選,全村上下人人爭當“衛生標兵”、戶戶爭創“和諧家庭”。村內婦女自發成立巾幗文明隊,義務清掃街道,宣講家庭和睦、衛生、節約知識。群眾的觀念和精神風貌有了質的改變,群眾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