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樓鎮位于夏津縣城西3公里,南與臨清市接壤,西與白馬湖鎮、雙廟鎮相臨,東與銀城辦事處、南城鎮相臨;315省道和德商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全境東西長約8.5公里,南北寬約7.5公里,總面積34平方公里。全鎮共有28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總人口3.1萬,其中農業人口2.9人。
自然環境
宋樓鎮屬黃河沖擊平原的一部分,地勢高亢、平坦、無顯著起伏。海拔28—34米之間。陳公堤自趙溝入境,向東北綿延至時莊出境,將全境分為“上堤”和“下堤”兩部分。境內南部為黃河故道。
宋樓氣候屬于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年均氣溫12.7℃,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間有旱澇、冬季干冷雨雪少。初霜日平均在10月22日,終霜日平均在4月12日,無霜期192天。適合糧、棉、瓜菜等各類作物生長。干旱、冰雹、干熱風、連陰雨、霜凍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
全鎮土壤大部分屬壤土,群眾俗稱“兩合土”,土壤顆粒比例適度,沙粘程度適中,大小孔隙分布適宜,性狀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間,通氣、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肥力水平高,耕性良好,適耕期長,適宜種植棉花、糧食、蔬菜等作物。
國民經濟
近年來,宋樓鎮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在兩大“天字號”工程上強力突破,把棉紡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牢牢把握“總體膨脹、個體擴張、設備提檔,產品升級、爭創名牌”五個關鍵,努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三次跨越”。使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蓬勃發展。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0%:69%:21%。二、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徑,全鎮實現財政收入2400萬元,成為全縣財政貢獻第一鎮。
農業概況
宋樓鎮黨委政府立足棉花特色產業,著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不斷加快農業產業結構步伐,使棉花從種植、加工到運輸形成一體化模式。2005年度,全鎮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棉花總產量1.2萬噸,增長9.6%;糧食總產量960噸,增長6%;水果總產7600噸;蔬菜總產4600噸;肉類總產1060噸;禽蛋總產1800噸。全年造林40萬株,林木覆蓋率達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