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位于山東省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獨尊的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東接山東半島沿海城市。人口135萬,面積19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萬畝。轄20個鄉鎮辦事處、912個行政村及居委會。曾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全國司法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市等榮譽稱號。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比,新泰市由上屆的第45位上升到第42位,是山東省30強縣市。
新泰市文化底蘊深厚。距今3—5萬年烏珠臺智人牙齒化石的在此出土,證明新泰是上古東夷區域開化最早的地方。東夷人在泰山周圍創造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在新泰都發現了多處遺址。東夷先民對泰山崇拜的文化活動,以及后世的既封泰山又禪梁父及云云、亭亭等,也深深影響了新泰。西周建立,新泰屬于魯國,菟裘(今樓德鎮)被魯隱公預定為休沐邑而曾記載于《左氏春秋》,其后的新泰飽受孔子洙泗講學的熏陶,又接受了鄰邦齊國活躍的稷下學風。在齊風魯雨中,這片沃壤文明之花盛開:柳下惠著名于春秋,高堂生傳禮于西漢。魏晉以降,羊氏家族世代簪纓,流風遍于大江南北。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與孔巢父等人隱居徂徠山麓,另為“竹溪六逸”,成為詩壇佳話。而且理學先趨徂徠夫子石介的孫婿──金朝大書法家、文學家黨懷英也居于此地,特以“竹溪”為號。濃厚的文化氛圍,使新泰宋代以迄明清,成為科第不絕,甲于鄰縣而冠蓋相望的讀書之鄉。
新泰市風景秀麗。黃河、淮河兩大水系在此分界,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峰嶺疊彩,河流縈回。徂徠山蒼松傲立,柴汶河源遠流長,新甫山古柏涌翠,青云湖碧波蕩漾,金斗山天臺曝書,敖山山峰直上青天,梁父山史冊聞名,白馬寺銀杏參天,龍女廟古今傳奇。蓮花山被譽為“北方普陀,觀音勝景”,山上奇石遍布,流泉飛瀑,幽谷奇峰,集北方山脈之大氣與南方水之神韻于一身,以自然、和諧、幽靜、淳樸為特色,是休閑養生的最佳去處。
新泰市資源豐富。新泰是全國60個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現已探明的原煤儲量16億噸。石灰石、鉀長石、花崗石、大理石等品味高、儲量大、埋藏淺,有利開發利用。金、銅、鐵、礦泉水都極具開采價值。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紅薯、花生及各種優質干鮮果。橫山絲、浮丘白草辮久負盛名,板栗、山羊板皮蜚聲中外,新泰芹菜、泉里鴨蛋清朝時曾被作為貢品,山東省首屆綠色食品評選,新泰芹菜、半蔓大花生、馬家寨子香椿芽榜上有名。汶南鎮黃花菜、天寶鎮櫻桃、樓德鎮煎餅分別被命名為中國第一鎮,石萊鎮被命名為中國仔鍺之鄉。
新泰市交通便利。-公路、萊新高速公路交匯分別穿越境內51公里和27公里,二0五國道、0九公路、蒙館公路、濟臨公路、新棗公路跨越境內179公里。地方縣鄉公路通車里程達135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為82.2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區至各鄉鎮全部實現了通柏油路或水泥路,2005年將全部實現村村通公路。磁萊鐵路貫穿境內,段長64.9公里,轄9個車站。所有這些,為新泰走向世界開辟了寬闊的大門,1個小時可直達濟南機場,5個小時可分別到達東部沿海港口及北京、上海。
新泰城市基礎設施完備。初步建成了山、水、城一體生態型、現代化園林城市,城市建成區面積43.6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20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2.5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43.5%。市內淡水資源總量5.56億立方米,擁有供水水庫4座,現代化凈水廠2座,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8.8%;市內擁有電廠8座,總裝機容量172萬KW,供電能力自給有余,同時使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45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83.2%。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2%;污水處理率達56.4%,工業廢水達標率達95%以上,全年空氣質量Ⅱ級以上所占比例達90%以上。建設了明珠廣場、平陽河公園、羅馬廣場、青云湖風景區、新汶公園、新汶龍柏園等園林綠化骨干工程,園林綠化總面積156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9平方米;投資1620萬元,集中實施了公園景點亮化、單位庭院亮化和路燈亮化;全市人均住宅居住面積16.6平方米;全市有3個鎮被省0確定為中心鎮,涌現了14個省級新型鄉鎮,34個省級明星村。2004年,被山東省確定為“適宜人居環境城市”。
新泰市科技文化衛生事業發達。新泰是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是山東省星火人才培訓基地。全市共有科技人員51954名,其中高級1453名,中級10103名,初級40398名。共有高新技術企業96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32家,高新技術產品154個,民營科技型企業251家。僅2004年,全市共取得較大科技成果20項,申請專利57件。市內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5處,在校生139738人,2005年高考,全市本科上線3599人;共在各級國際國內體育比賽中獲得金牌160余枚,其中,國際冠軍36項、亞洲冠軍29項、全國冠軍100余項,先后向省級以上運動隊輸送包括世界冠軍沈儉、畢文靜、王峰在內的優秀體育人才100余名;全市各類衛生醫療機構發展到46處,擁有病床3126張,每百人擁有病床0.2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579人,其中醫生1798人。全市計劃生育率達到99.99%,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8‰。
山東省新泰市新泰經濟基礎雄厚。歷經一代又一代新泰人的不懈努力,新泰經濟取得了穩步快速發展。尤其2004年,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81.1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3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23元。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6.7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62.7億元、利稅33.4億元,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47戶,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75戶,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達18.6億千瓦時。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73.5億元,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達到1625家和14969戶,規模企業達到204戶,注冊資金達26.6億元,實交稅金5.88億元。全市引進國內項目205個,到位資金42.8億元,新批準外資企業15家,實際利用外資4277萬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達115.2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70.57億元。初步形成了工業門類齊全、技術進步、農業特色突出、三產繁榮昌盛的經濟發展格局。
新泰市投資環境優越。為給外商投資打造堅實的載體,1991年經山東省人民0批準,新泰市規劃建設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完善,配套齊全,已實現道路、供電、供水、供熱、排污、通訊、廣播、網絡寬帶、土地平整“九通一平”。醫療、教育和商業服務日臻完善,綠化率達40%,區內設有精細化工園、民營工業園、高科技產業園和“新汶礦業集團”工業園。各類進區企業260多家,已建成一個功能全、環境優、形象美的新城區。為給外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按照“0提速”的要求,新泰市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和機制入手,進一步轉變服務觀念,提升服務水平。建立了市行政審批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一站式”審批。現在已有33個部門和單位進駐市行政審批中心,集中了全市82%以上的行政審批和75%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同時,大力精簡審批事項,取消行政審批項目71項,取消行政事業收費98項,轉為經營性收費管理5項。市外客商到新泰投資辦廠,新泰市從稅費、行政規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方面給予最優惠。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新泰,坐落在魯中腹地,處北緯35°37′-36°07′、東經117°16′-118°之間。位于山東省中部,取新甫山、泰山首字而得名,東連蒙山沂水,西靠東岳泰山,南接鄒魯圣鄉,北鄰三齊舊壤。
地形
新泰被山帶河,幅員遼闊。大自然煞費苦心地為它創設了獨特的地貌:三條山脈近乎平行地分別自市境北、中、南部由西北向東南伸延,于市境東部交匯,整體呈"E"字形。中部山脈以南為丘陵,綿亙起伏,以北為平原,坦蕩如砥。境內最大河流柴汶河,自東向西,流經中部山脈以北的平原,并把北部山脈同中南部山脈截然分為兩個體系,河北為泰山支脈,河南為蒙山山脈。全市山區面積110.8萬畝,占總面積的37.1%;丘陵面積124.5萬畝,占總面積的41.7%;平原面積63.3萬畝,占總面積的21.1%,一般海拔高度250米左右,最低點在樓德鎮赤坂村,海拔110米;最高點在新甫頂(蓮花山),海拔994米。
對于新泰地貌的開成,當地流傳著一則優美的神話:如來佛祖與碧霞元君爭奪泰山斗法失敗,連夜去天宮向玉帝討來僅存的造山神壤,要在泰山前的新泰造一座比泰山還要高大的"新泰山",壓過碧霞元君。豈知元君早已洞察一切。就在如來背著神壤,躊躇滿志地來到新泰找安放這座大山的位置時,元君祭起神剪,剪開了裝神壤的口袋。也許如來太高興了,對此竟一無所察。他沿新泰北境東南行,繞過新泰城,折而向南,又沿南境西北行,均沒找到最佳位置。后來又往東回走,最終選定新泰城時,卻發現口袋早已空空如也了。回首望去,剛才走過的道路上,出現了三條山脈。掐指一算,方知遭到元君的暗算。“新泰山”未造成,他只好懷著無限的惆悵返回西天。
這個神話,帶有濃厚的佛、道斗爭色彩。我們看到的新泰地貌,絕不是如來佛一夜之間造就的,它的形成,同魯中大地一樣,經歷了幾十億個寒暑。
在新泰市,三條山脈近乎平行地分別自市境北、中、南部由西北向東南伸延,于市境東部交匯,整體呈"E"字形。中部山脈以南為丘陵,綿亙起伏,以北為平原,坦蕩如砥。境內最大河流柴汶河,自東向西,流經中部山脈以北的平原,并把北部山脈同中南部山脈截然分為兩個體系,河北為泰山支脈,河南為蒙山山脈。
境內,一般海拔高度250米左右,最低點在樓德鎮赤坂村,海拔110米;最高點在新甫頂(蓮花山),海拔994米。
新泰境內最大河流柴汶河,自東向西,流經中部山脈以北的平原。
新泰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煤炭地質儲量16億噸,年產優質原煤1500萬噸。石英、石灰石、粘土等礦種品位高,儲量大,正逐步得到開發利用。
經濟概況
民營經濟
近年來,新泰市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一思想,緊緊扭住規模企業發展、利稅大戶培植、新上技改項目建設和健全服務體系不放松,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市民營經濟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因勢利導,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大力實施專業村、鎮戰略,著力培植和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做大做強起重機械、玻璃纖維、汽拖配件、精細化工等七大特色產業,形成了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起重機械產業群,充分發揮“起重之鄉”的品牌優勢,以羊流青云起重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起重設備、機械制修、鏈條生產等相關企業。
加快民營載體建設步伐,積極打造跨越式發展平臺。加快了市開發區和各類民營經濟園區建設。市開發區堅持把引進國內外大財團、大公司投資興辦大項目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大項目,促進大發展。
工業經濟
近年來,新泰市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市之路,用項目和投入尤其是大項目支撐經濟加快發展、跨越發展。按照“重點是工業,關鍵是項目,根本在投入”的工作思路,把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和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多上項目、上大項目,多投入、大投入上。通過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培育一批支撐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做大做強煤炭電力、精細化工、新型建材、機械電子四大主導產業。
特色農業
近年來,新泰市積極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合理調整農業種養結構,積極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重點培植發展了土豆、黃花菜、芹菜、雙孢菇、桑園等特色種植業,櫻桃、秋紅蜜桃、杏梅等特色林果業,瘦肉型豬、波爾山羊等特色畜牧業,煎餅、低溫鈣腸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逐漸形成了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桑蠶五大主導產業,涌現出了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農產品,特色農業為新泰市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泰市農業資源豐富,可利用再生資源多,勞動力廉價,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有明顯優勢,農業發展潛力大。但是由于新泰市農業集約化水平低,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相對滯后,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還比較低,開展種植、養殖項目和農產品加工項目合作前景十分廣闊。特別是花生、蔬菜、食用菌、櫻桃、秋紅蜜桃、牛羊肉等特色農產品量大質優,加工幾乎是空白。近年來,新泰市立足于發展外向型農業,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稅收等方面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同時,不斷加強了服務設施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為外商前來新泰市投資合作創造了寬松環境。
新泰特產
天寶櫻桃:產于新泰市天寶鎮,屬中華櫻桃正宗產地,己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天寶櫻桃個大,皮薄、味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果之珍品”,是古代宮廷指定的特急貢品,號稱北方鮮果第一枝,與南方荔枝齊名。據食品衛生部分祈,每1OOg鮮果中含蛋白質1.2g,糖分8g,磷3.1,鐵5.9g.并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加工成櫻桃飲料、櫻桃酒,對軟化血管、抵抗衰老、減少癌癥病患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寶櫻桃和其它果樹相比,病蟲害最少,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用農藥,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樓德煎餅,選用優質小米、玉米、大豆、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采用傳統工藝和科學技術,精細加工,“薄似蟬羽之紙,色如黃鶴之翎”。酸甜可口,柔脆適中,香氣溢人,含豐富的各種氨基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食品。樓德鎮1998年被中國農學研究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煎餅第一鎮”。
宮里油桃:宮里鎮位于市區西部,柴汶河沿岸,栽培桃樹歷史悠久。外表美觀艷麗,個大味美,風味獨特,耐貯運輸性強,市場前景廣闊,深受消費者歡迎。該鎮一萬畝油桃基地,先后引進品種20余個,通過大力治山改土,改善生產條件,加強科學管理,推廣實用先進技術,掛靠科研院校,聘請專家、教授常年進行技術指導,采取高效密植豐產園、大棚栽培等方式,使油桃品質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產品遠銷新疆、內蒙、東北三省、俄羅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