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埝村簡介
張埝村位于老砦鎮西北,東臨復興河,西與唐馬鎮大王村相鄰,北靠濟徐公路,交通便利。全村107戶,545人,耕地面積494畝,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黨員16名,女黨員1名。村兩委成員5人,其中交叉任職1人。
該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多元化產業為重點,立足實際,開展技術培訓,努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一、成立專業合作社,增加村民收入。2012年3月,為擴大村民水產養殖銷售渠道和養殖面積,打破經營上單打獨斗的傳統模式,村“兩委”與縣漁業局駐村組組織村里5戶養魚大戶,注冊資金50萬成立了的民惠養魚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管理、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等形式,為養殖戶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抓技術培訓,發展“打工經濟”。積極鼓勵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學技術、學特長,拓寬就業渠道。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業技能,村黨支部多次邀請有關專家為村民培訓實用技術。為確保村民能順利外出,主動為他們代辦相關證件,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全村順利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00余人,每年打工經濟收入過300萬元。
近年來,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切實為民辦事,一、加強硬化、綠化力度。2012年硬化小巷2256米,種植綠化樹木100多棵,清理三堆10立方米,亮化、綠化、美化了村級面貌,方便了百姓出行。二、解決排水難問題。由于張埝村背靠公路,村內地勢低洼,每逢下雨積水難以排出,村“兩委” 多方協調,籌措資金9萬元,共修建下水道1500米,解決了村民排水難的問題。三、加大“一池三改”工程。積極發展沼氣池建設,共有30余戶建了沼氣池,既優化了環境,又節約了能源,通過改造和建設,大大改善了農村面貌,凈化了生活環境。
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張埝村“兩委”一班人,帶領廣大村民,堅持黨的領導,腳踏實地,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生產,進行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得到上級肯定和群眾擁護,多次被縣、鎮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