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人口
繡惠街道位于章丘市中部,總面積55.9平方公里,轄6個辦事處、61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574公頃,人口5.7萬,自然增長率1.49‰,鎮治舊章丘城,為齊魯名邑,素有“金章丘”之稱。
經濟概況 2010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7.4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1億元,稅收總額達到9681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9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00 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83億元。
區位優勢
優美如畫的自然環境:境內有松柏蒼翠的女郎山,蜿蜒起伏的長白山,繡江河、漯河穿境而過,滋育了勤勞聰慧的古城人民。著名的章丘八大景中“繡江春漲”、“錦川煙雨”、“東嶺曉月”皆出自繡惠境內。
便利快捷的交通條件:境域內濟青高速橫貫東西,省道242線、244線穿越南北,全鎮形成了“三縱三橫”的交通框架,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
優質高效的特色農業:“章丘大蔥,繡惠正宗。”多年來,該鎮不斷整合提升大蔥合作社資源,建設了章丘大蔥產業園,引導蔥農抱團闖市場,大蔥種植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全鎮大蔥種植面積1.2萬畝,農民依據大蔥種植每年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實施華家花園蔬菜—喬家蘿卜—女郎山大蔥—康陳茴香—大溝崖山藥等為代表的菜籃子工程建設。
蓬勃發展的現代工業:依托鎮域內資源、人才等優勢,努力打造建筑機械、鑄鍛加工、耐火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加速鎮域經濟發展;桃花山工業園,面積達1600畝,交通方便,水電充足,政策優惠,是理想的投資興業基地。
繁榮興旺的第三產業:積極引導現代物流產業規范快速發展,加強服務和監管力度,力爭把鋼鐵市場建成山東省最大的機床設備交易中心和運輸、倉儲、加工、代理、信息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帶動全鎮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發掘以章丘大蔥種植技術、女郎山廟會、黃家烤肉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繡惠鎮大蔥種植基地打造集種植、旅游文化開發為一體的特色農業旅游文化基地。新建村級文化大院2處,農家書屋13個,豐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鎮駐地是章丘千年古城,曾是章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元代散曲家劉敏中,明代文學家李開先等名人名士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和佳話,成為繡惠人民的驕傲。
聯系方式:0531--8347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