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鎮(zhèn)高家莊子村,位于招遠市西北沿海,是一個保留大片古民居的村莊。村里有100多戶人家住在老北京式的四合院內,因此被當地譽為“招遠小北京”。徜徉在古樸的街道上,高約8米的鐘鼓樓、人腰粗細的古樹、畫梁雕棟的古宅,徐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名博們紛紛感嘆:這里如同一幅被時空遺留下來的絕美畫卷。
漫步在幽靜雅致的小巷,兩邊的老墻老巷、古樹古宅,像在靜靜訴說著過往的歲月。陽光的午后,村里的老人坐在古樹邊,與來訪的客人們交談。面對古香古色的村景,熱情而淳樸的村民,東夷文化學者丁再獻賦詩一首,以紀念高家莊子古村落:海岸一莊三百年,圍墻古廟認從前。九旬老太答群記,村約民風話不完。
據《高家莊子村史話選集》記載,村子最初由高姓建于西漢末年(公元23年),后來高姓逐漸外遷,至清代中葉基本遷剩無幾,F(xiàn)在村里以徐姓居多,是元至正年間在此任渤海守墩吏的徐進之的兒孫輩發(fā)展起來的。村里有一座兩千年的鐘樓,是一座木石結構的建筑,高8米左右,上面有一個純木結構的頂棚,頂蓋是純木的穿插結構,未一顆螺絲或釘子,足見工藝之精妙。據悉,古時只有較大規(guī)模的居落、城市才會看到鐘樓。這足以證明高莊子村在千年之前就已初具規(guī)模。
在高莊子村,無論是村落建設,還是建筑細部,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都十分豐富,既是膠東幫商人在北京地區(qū)經商歷史傳統(tǒng),也是宋元時期膠東建筑技術的傳統(tǒng)淵源,更是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重要見證。撫摸著村子古老的圩墻,每一塊磚瓦都在訴說著動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