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巷鎮位于青浦區境東部,東與徐涇鎮相依,南與松江區的泗涇鎮、佘山鎮交界,西與夏陽街道、青東農場毗鄰,北與香花橋街道、重固鎮、華新鎮接壤。全鎮水路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G50滬渝高速、軌道交通17號線、318國道、盈港東路、崧澤大道橫跨東西;嘉松中路、趙重公路、山周公路貫穿南北;油墩港、淀浦河、新通波塘等縱橫交錯,是江浙兩省的重要水上樞紐。
全鎮總面積40.47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9個村民委員會和一個大型社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特別是大型居住社區配套的逐步完善,趙巷鎮導入了大量人口,根據“上海市實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趙巷鎮共登記實有人口總數123663人,其中實際居住滬籍人口42011人,來滬人員80776人,境外人員876人。
趙巷鎮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境內有崧澤和劉夏兩處古文化遺址。崧澤古文化遺址位于趙巷鎮崧澤村,在1982年考古年會上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崧澤文化是第一個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2014年對外開放的崧澤遺址博物館內陳列著出土的石器、玉器、陶器等大量珍貴文物,經考證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再現了上海先民創造的燦爛文化,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悠久的文脈與傳承。劉夏古文化遺址位于方夏村劉夏境內,1976年開挖淀浦河過程中在劉夏附近發現不少西周至戰國時期的印紋陶陶片。1977年經市文管會考古試掘證實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古遺址,當年12月份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趙巷鎮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主動融入青浦 “一城兩翼”戰略布局,向東承接虹橋商務區輻射效應,向西擴大青浦新城集聚效應,以鎮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宜商宜居宜業現代化新趙巷”的奮斗目標,以“五區一軸聯動發展”為抓手,按照建設“活力、宜居、人文、幸福”城鎮的具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創新轉型為導向,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建設有序推進,先后創建成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鎮、上海市文明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