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鎮,歷史又稱桃花峁,位于米脂縣城東部20公里處,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11307人,總土地面積75平方公里,是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的故鄉,素有“文化名鎮”之稱。今天的桃鎮,更是高擎新農村建設大旗,政通人和、富裕文明,鎮村班子團結奮進,人民群眾思富圖強,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充滿希望。1998年以來,桃鎮連續八年綜合工作名列全縣前三名,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六個好”先進鄉鎮黨委、創建“五型”機關標兵單位、“文明鄉鎮”和“安全鄉鎮”等。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桃鎮黨委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按照“養殖產業興鎮、基礎設施強鎮、勞務輸出富鎮”的思路,制定發展目標規劃,引導全鎮形成了以養殖業、勞務輸出為主導的產業新格局,全鎮基礎設施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
——養豬產業迅速崛起,成規模、上檔次。鎮黨委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牛溝村養豬為帶動,著力建設“養豬大鎮”。2005年全鎮養豬產業總值達到800多萬元,生豬遠銷青海、內蒙等地,年存出欄近2萬頭。2006年上半年豬肉市場疲軟,但在支部引導、規模養殖、協會調節的作用下,養豬戶經濟損失降到了最低。6月份以來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養豬業將進入新一輪市場黃金期。
——勞務輸出異軍突起,成氣候、上軌道。鎮上依托“米脂婆姨”品牌,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主導、培訓為重點,成立勞務輸出社會保障站,健全鎮村組織網絡;建立勞動力資源檔案,一戶一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推廣劉岔村農民打工隊、崖上村家政服務等勞務輸出有成效的村子和個人。全鎮年輸出勞力3000余人,從事行業12個,勞務收入近千萬元。
——基礎設施變化巨大,達“四通”、城鎮新。全鎮實現了“四通”:即水通、電通、路通、通訊通,65%農戶用上自來水,村村實施了網改,村村道路拓寬改造,村村實現移動、聯通、電話通。先后投資100多萬元新開辟鼎銘故居、陵園的旅游景點,硬化改造街道,目前鼎銘大橋、停車場、道路正在施工中,老集鎮將重煥新顏,進一步增添農貿市場的商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