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區是1987年5月成立的縣級行政區,位于咸陽市區東部,全區總面積272平方公里,轄10個街道辦事處,105個行政村、66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約44萬人。
區位優勢明顯。渭城區位優越、位置特殊,與西安“零距離”對接,與西咸新區交融,是大西安建設的重要板塊,也是國家級開發區西咸新區的核心區域,新區規劃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在渭城區的面積是254.5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93.5%。
文化底蘊深厚。渭城曾是秦王朝的國都所在地,也是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西漢十一個帝王陵中的七個帝陵也位于境內北部塬上,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目前,全區現有各類文物景點320余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
交通方便快捷。西北地區最大航空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坐落境內,與西安北客站一河之隔,隴海鐵路、福銀高速、機場高速穿境而過,包茂、連霍、京昆等9條國家級高速公路交匯周邊,銀西高鐵、西安北—機場城際軌道正在加快建設,擁有集航空、鐵路、公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形成了到其他重要城市的“半日交通圈”。
知名企業聚集。轄區內有眾多中省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有年原油加工量500萬噸的長慶石化、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口腔設備制造商和系統集成服務商、高新技術企業——咸陽西北醫療器械集團公司、集多學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應用技術研究所和國家級行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二零二兵器研究所,還有陜建六建集團、陜建第十一建設集團公司、中鐵一局集團新運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建筑行業領軍企業。
科教力量雄厚。二零二兵器研究所、華星電子等100多家科研單位,及西藏民族大學、咸陽師范學院、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家大中專院校坐落區內,為企業創新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7年4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大西安的戰略部署和《關于促進西咸新區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意見》要求,渭城區農村6個街辦(北杜辦、周陵辦、底張辦、正陽辦、窯店辦、渭城辦)交由西咸新區整體托管,總面積254.5平方公里,共105個行政村、8個社區,總人口19.4萬人,是咸陽各縣(市區)劃轉街道最多、面積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個區。
2018年,全區上下以實施三產振興、棚戶區改造、智慧渭城建設、創文鞏固提升“四大工程”為抓手,在調整中尋找機遇,在劃轉中重構產業,精準發力,攻堅克難,較好完成了區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區生產總值增長6.4%;財政總收入完成88.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3億元、增長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和市委七屆八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要求,全面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聚焦“三個經濟”,實施“四大工程”,發展樓宇經濟,致力“八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奮力譜寫新時代渭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