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究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北3.5公里處。清初,有一位馬姓人排行為九,財勢大、聲望高,群眾以此人姓氏和排行取村名馬九。“究”系“九”之諧誤。1958年組建大隊時,以大隊部駐馬究村而得名。1949年10月至1956年3月為馬究鄉人民委員會駐地。現有3個村民小組,143戶,576人,耕地1460畝。該村以糧食生產和栽植果樹、畜牧養殖為主。
近年來,馬究村緊緊圍繞“壓糧、優果、興牧、強勞”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一是糧食生產堅持壓縮面積、良種引入、科技支撐、主攻單產的原則,加快小麥、玉米、油菜等糧食作物的品種更新,推廣國家良種統供的品種,加強田間管理,提高農民科學化作務水平,實現了實現了糧食面積逐年遞減、糧食產量逐年遞增的目標。二是加強果園管理和幼園建設,大力推廣四項關鍵技術,提高了果園科學化管理水平,果品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優果率連續數年達到85%以上。三是按照鄉畜牧業發展“33511”工程的要求,并結合本村實際,大力發展牛羊養殖,目前已建成羊集體飼養舍一處,山羊飼養規模居全鄉之最。四是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術培訓,村上積極鼓勵有一技之長的年輕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全村累計外出務工人數達到150人,年可創收120萬元。
農村基礎設施齊備,農民生活文明和諧。全村主要街道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村級小學校舍得到了返修,新村建設、醫療衛生、交通、物流、文化等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鄰里關系和睦,群眾生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