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家溝村位于壇鎮鄉政府所在地東2公里處,屬半山坡上的一個山莊。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7′、北緯36°47′。該村由原姓居民建莊,故名“原家溝”。原家溝清代屬張志里;民國時期屬第四區東堡編村管轄;1949年屬第四區(駐壇鎮);1953年屬第四區東堡鄉;1958年屬鋼鐵(南關)人民公社東堡管理區;1961年屬壇鎮公社;1983年至今屬壇鎮鄉。
全村現有300口人,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0畝,荒山、荒坡600畝。礦產資源有煤、鐵、硫、鋁等。早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原氏家族已無,現以毛、曹、李姓為主。
20世紀60年代初,該村大力改造山坡、平整土地,攔溝,筑壩,營造良田,統一規劃成片種植水果樹。因大紅蘋果、大久保桃、香酥梨甜、香、酥、脆,原家溝村很快便小有名氣。在靈石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村又引進羅馬尼亞玉米種子,為糧食高產、穩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1986年,在縣水利局的支持下,引任家掌飲牛溝水入村,解決了人畜用水困難。在短短十幾年內建設60余孔新窯洞,蓋新房20余間。1999年,動員群眾栽植核桃樹550畝。2000年,村支部書記李秀云、村委主任王吳計為徹底解決村民吃水,四處籌資(在外的工作人員捐資13 900元),總投資15000元,完成自來水入戶。2004年,鋪筑進村油路和排水渠設施,共投資33萬元(其中鄉政府投資26萬元,村委集資7萬元)。2005年,投資9500元整修田間道路4公里,方便機具種植。2007年,為每戶村民補助100元,閉路電視入戶,同年響應政府號召,鄉村補貼發展沼氣15戶。2008年,在綜合治理環境衛生中,投資5萬元整修村內1公里的中心道路,設立衛生所,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助金。至2010年,該村有小汽車12輛、大汽車5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