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箭桿村位于赤石橋鄉北部15公里,與平遙相連,全村有239戶,734口人,男女勞力280人,五保戶9人,低保戶14戶,有一個自然村(南嶺上)離行政村3公里。
人均收入2800元,有森林面積13596畝,荒山面積2000余畝,荒灘2000余畝,耕地面積有1500余畝,本行政村設立一個支部,有36名黨員,現有一個益佳養殖公司,全村有養羊戶20戶,共有山羊1500余只,有牛15頭,有一個種植業專業合作社,以小雜糧、莜麥、山藥、玉米為主。
兩委班子共5人,支部3人,村委2人。
二、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技術、缺乏資金;
2、村無學校,孩子從幼兒就外出就讀,引起勞動力外流,村守人員老齡化;
3、家庭住居危房勝多,有80%的房屋是60年代前建造,使村級面貌還是停留在解放時期的狀況;
4、自來水有漏水情況,蓄水池年久失修,造成飲水困難;
5、從莊兒上到箭桿的公路無法行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車輛無法行駛;
6、硬化街道工程欠債24萬元,因集體無經濟來源,無能力償還,民工隊每年告狀要工錢;
7、村集體無經濟收入,全靠政府轉移支付,可轉移支付金額不增,市場消費逐年增長,導致集體無法找項目、搞發展。靠這樣下去,全面達小康是一句空話。
三、發展意見和建議:
1、加大轉移支付的投入。
2、因地域、氣候條件限制,糧食產量低,農業收入不高,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無特殊技術,收入不理想。導致全年收入不穩定,難以脫貧,打造發達地區水平;
3、去年包村單位中小企業和政協張忠武局長扶貧箭桿村,買了一部分核桃苗木,僅僅帶動一部分農戶的種植核桃苗木,現在還需一部分苗木覆蓋全村農戶;
4、需改造危房戶數比較多,自然村搬遷創辦幼兒—3年級學校,維修自來水工程;
5、小流域治理,荒山造林工程;
6、建議縣政府和鄉政府開通莊兒上到箭桿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