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方位
水峪村位于汾屯公路西側谷口,村口有特殊的建筑標志:北面小山頂上有東廟一棟,數百年古柏巍然屹立廟旁;南面有一神奇古泉,水母娘娘廟高聳于泉洞之上。水峪村的北面隔五里與鄉政府所在地聰子峪接壤,南面隔三里與新店上村、通洲煤焦公司接壤,東面隔十里與三義接壤,西面隔五里與鄭溝、伏貴接壤。水峪村在縣城北面,與縣城相距約45公里,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12°13′36.76〞E,北緯36°45′43.48〞N,地形為山地。
(二)村情概述
水峪村地理總面積18730畝,其中耕地面積1520畝,森林面積3125畝。水峪村現有總戶數312戶,總人口928人,其中農業人口894人,農村勞動力361人,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13元。
水峪村的經濟來源以經營農牧付商為主,農業以種植玉米、谷子、豆子、山藥、莜麥、蕎麥為主;畜牧業以羊雞為主,豬牛次之;付業則以煤礦上班和打零工為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集體與赤石橋公社辦有赤水煤礦,后來倒閉,八九十年代時有個體辦水峪煤礦,后因資源枯竭停辦;經商的主要是改革開放中辦起來的六家個體小商店。
水峪的文化教育事業,在解放前就一直辦有私塾,解放后始集體辦小學,文革時期,也曾辦過五年制、七年制,時間不長。為了培養后代人才,村里對學校也頗為重視,僅校址就二次易址、二次重修。第一次易址是六七年為辦七年制,重修了三十一間校舍;第二次重修是為改善辦學條件,原址拆修,重建二層樓。這時雖然學校編制改成了四年制,但辦學條件大為改善,不僅校舍條件,而且教學設備、儀器、圖書、活動器材全多,為人才的培養教育、成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
農村醫療衛生保健,尤其關乎民生。在醫務人員方面,水峪可謂代代有人才出,代代有自己的坐醫生。從老醫生雷布祥到雷來全、雷仁慶,一直到現在的坐堂醫生雷維亮,他們都為水峪人民的健康付出了畢生心血和才能。村委也歷來重視衛生所的建設。如今衛生所已發展為全縣范圍骨規范而且工作先進的現代農村衛生事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