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化一村 | 隸屬:通化鎮 |
區劃代碼:140822101200 | 代碼前6位:1408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該村為隋末唐初大儒王通故里,后為紀念這位儒家大師,曾明”通化“村,取王通教化之意,因村人增多,一分為三,該村按順序排名第一,故名通化一村。
基本介紹:
通化一村位于鎮政府所在地,與河津市接壤,清通線穿越而過,西臨209國道,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占較大優勢。全村土地面積5128畝,耕地面積4518畝。全村共有深井7眼,位于峨嵋嶺二級臺地,海拔588米,地處黃河高階地區,地勢平坦。近年來,全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以蘋果為主導產業,以養殖業、建筑業為輔助產業。全村共有7個居民小組,778戶,3188人,其中黨員56名。集體經濟較為薄弱,2011年人均年收入3568元。
我村的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王通廟坐落于我村商貿中心旁,每逢古歷三月三、十月十三都有文藝表演。2010年成立了“紅菊花”鼓隊,有50余人,為周邊村鎮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基礎設施建
歷史沿革:
1947年解放前歸河津縣第二區管轄;1948年至1953年為河津縣通化一村行政村;1958年為河津縣火箭公社通化一村行政村;同年11月,隨河津縣并入稷山縣,屬稷山縣通化公社,為通化一村行政村;1961年12月從稷山縣分出,屬河津縣通化公社,為通化一村管理區;1971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劃河津縣通化公社歸萬榮縣,屬萬榮縣通化公社,為通化一生產大隊;1984年10月,改公社為鄉、鎮,成立通化一村村民
周邊相關:
通化一村附近有閻景李家大院、孤峰山風景區、后土祠景區、萬榮東岳廟、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萬榮縣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萬榮蘋果、萬泉大蔥、萬榮三白瓜、萬榮大黃牛、臨猗梨棗、臨猗紅杏等特產,有萬榮笑話、勒馬回中藥制作技藝、萬榮面塑、萬榮剪紙、馮氏中醫皮膚燒傷療法、萬榮董永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通化鎮·通化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