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冶村簡介
一、村內基本情況
我們西冶村位于東冶鎮西南部,距鎮政府7公里,毗鄰蟒河自然保護區。全村965戶,在冊人口2095人,耕種土地2720畝,總面積12平方公里。分14個村民組,轄21個自然莊,現仍有人居住的自然莊12個,其中以西冶主村人口居住最為集中,約2000余人。支部共有黨員86名,分14個黨小組,支村兩委干部6人,其中交叉任職2人。四周群山環繞,村內地勢平坦,村前一條大河,四季流水不斷,地下無資源,地面沒企業,西冶水庫位于西冶村上游2公里處的蟒河鎮宮上村,有得天獨厚的水利優勢,是典型的純農業生產村。曾是八路軍太岳第四行署和第四軍分區駐地,屬革命老區村。1945年在八路軍太岳第四水利專署的領導和幫助下,引水開渠,平整土地,建成南北兩條灌渠,水澆地1000余畝,是華北地區最早興修水利的行政村之一。蠶桑生產和苗木培育是西冶村的支柱產業。群眾增收以外出務工、養蠶和培育苗木為主,2011年被確定為省級“一村一品”推進村。村集體經濟薄弱,每年除繭站租金和集體土地發包上交收入共約3萬元外,基本沒有其它收入。
二、西冶村十二五期間社會發展規劃
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指導要求,結合西冶村實際,十二五期間全村要達到以下五個目標:
1、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建設,全村發展觀光農業項目2100畝,參合農戶不低于600戶,切實增加群眾收入,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十一五”期末實現翻番,具體目標為:2011年6450元,2012年7500元,2013年8535元,2014年9570元,2015年10600元。
2、全力整改村內村外環境衛生,實現通道綠化清潔,村內干凈整齊。以改造治理西冶村青楊溝河為切入點,結合“戶戶通”街巷硬化工程,全面鋪開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對青楊溝河實行開挖硬化、整修護壩和鋼筋仝覆蓋,變污水溝為村內主街道。
3、加大村內精神文化建設投入,全面開放農家書屋,在完善農民文化活動廣場的基礎上,新建門球場一個,大力推進全民健身運動,不斷鞏固訓練村內球隊、樂隊、舞蹈、扛莊等傳統節目,開發新項目,提升村民文化品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深化法制道德教育,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增收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重點完成兩項任務:一是抓住國家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農村水利的大好機遇,把西冶村南北干渠及田間灌溉渠系進行全面改造維修,提高灌溉效率,擴大有效灌溉面積。二是完成西冶至宮上村的道路拓寬硬化任務,為臥龍灣度假村的后續開發奠定基礎。
5、細化量化村務政務公開,透明操作,陽光作業,推進村民自治,實現民主管理、民主決策。
具體工程實施規劃為:2011年維修西冶大橋、修建居民住宅房六棟,清理硬化青楊溝河道600米。2012年街巷硬化36000平方米,整修青楊溝河兩側護壩2200平方米,覆蓋河道840平方米。2013年覆蓋青楊溝河道3400平方米,完成西冶村第四、五、六三個村民組灌溉管網鋪設任務。2014年改造維修南北大渠3800米及全村灌溉渠系。2015年完成西冶村至蟒河鎮宮上村道路拓寬硬化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