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腰村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南20公里的駕嶺鄉,南臨析城山,境內丘陵起伏,方圓9平方公里,全村410戶,832口人,有勞動力480個,耕種著1680畝土地。2010年經濟總收入358萬元,人均4300元。觀腰村原名殿腰,抗日時期,陽南縣委住在該村的太極觀之內,后改名觀腰,抗戰勝利后,為紀念烈士楊恕同志,曾改名楊恕村,上世紀50年代,又改名觀腰。
三中全會前的l97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僅22.55萬元,人均收入也只有82元,到了2010年底,經濟總收入達到358萬元,提高15倍還多,人均收入已提高到4300元。由于改革開放,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生活狀況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那時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日子,都已經過時。電話、電視已基本普及,80%以上的戶都修了獨家小院,許多人家還添置了洗衣機、冰箱、及農用汽車、農用三輪車、手扶拖拉機等現代化設備。
觀腰村是丘陵地帶,無水澆地,都是梯田,種植小麥、玉米、谷子、油料,糧食種植面積1680畝,總產量67.2萬斤,畝產400斤。其中小麥播種480畝,畝產300多斤。耕作方式以人、機、畜結合,全村現有農用汽車l3輛,農用三輪車16輛,小型拖拉機20臺。機耕面積達200畝,車輛可達地頭,送糞回糧不再人擔驢馱,小麥機械脫粒普及,勞動強度大大下降。觀腰群眾有養蠶習俗,村里有200畝桑園,2010年產繭15000斤,每斤15元計,收入22.5萬元。豬、牛、羊的養殖一般。
交通方便,,村南一公里就是駕嶺鄉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20多公里。村北的水泥路與次營鎮周壁村相通,也能通達縣城。觀腰自古每年農歷九月十八日趕廟會,會期四天,四面八方的商販齊集于此,四鄰八村的群眾乘此走親訪友,觀看大戲,購買所需商品,趕會之人多達2000多,甚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