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圪垛村 | 隸屬:黃寨鎮 |
區劃代碼:140122100201 | 代碼前6位:1401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下轄地區:1個行政村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上安村 | ~001 | 上安村位于陽曲縣城正北5公里處,從縣城進村僅有10分鐘,隸屬黃寨鎮官圪垛村,北靠2000畝的青草坡,南臨2公里長的飲牛溝,東依遠近聞名的文廟梁,西傍古…[詳細] |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官圪垛村為2023-2025年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官圪垛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官圪垛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基本介紹:
官圪垛村地處陽曲縣城北部,東面兩公里與大運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轄官圪垛、東蔡、西蔡、上安四個自然村,共有農戶383戶930人,勞動力410個。全村總面積14120畝,其中耕地面積5519畝,農作物種植主要以玉米、谷子、小雜糧等為主,2013年人均收入6157元。
上安村位于陽曲縣城正北5公里處,從縣城進村僅有10分鐘,隸屬黃寨鎮官圪垛村,北靠2000畝的青草坡,南臨2公里長的飲牛溝,東依遠近聞名的文廟梁,西傍古老傳說的藏寶寨,村史久遠,文化綿長,還是陽曲縣名寺“不二寺”的主要功德主。
上安村有2000年的歷史,原名上岸村,因在大禹治水時期,晉陽湖漲潮至此,取名曰“上岸村”。大禹
文化旅游:
鐘崗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官圪垛村北鐘崗臺地上。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400米,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東周時期文化遺存,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灰陶籃紋陶片,東周時期泥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更名為官圪垛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把人民公社管理委會改為鄉(鎮)建制,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更名為官圪垛村民委員會,2003年合村并組
周邊相關:
官圪垛村附近有鐘崗遺址、青龍古鎮、青草坡鄉村莊園、太原方特東方神畫、北社西林寺、青龍鎮文昌宮等旅游景點,有陽曲小米、太原五加皮、陽曲大蒜、白馬掌小米、陽曲白桃、陽曲國光等特產,有廟會(晉祠廟會)、晉陽花饃、并州刀剪制作技藝、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藝、晉陽風火流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