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山村位于山河鎮南部,距山河鎮政府駐地2公里,座落在山脊上,石厚土薄,資源貧乏,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村莊。全村有五個自然村組成,共193戶,701口人,總面積13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住房以磚混結構為主,農民生活水平相對較低。耕地面積1102畝,人均耕地1.5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為主,其中小麥種植面積731畝,大豆300畝,養殖業以牛、羊、豬為主。
2000年以來,本村開展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組織群眾開挖深渠,平整土地,修邊壘塄,開荒造地,對村內土地進行了園田式改造,再加上土壤肥沃,氣候宜人,光照充足,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條件。
村內有支部、村委辦公場所,村內道路基本硬化,水、電等基礎設施已有一定基礎,現有小學1處,衛生所1個。全村基本用上清潔自來水,接通了群眾生產生活用電,農戶看上了閉路電視。
村兩委班子戰斗力強。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支部村委一班人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始終同上級黨委保持一致,能團結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積極帶領群眾走致富之路。同時農民群眾求發展的愿望迫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高漲.村里能認真貫徹落實基層民主政策,能認真落實兩議五公開制度,能按季度定期對村務、財務進行公開。村民素質不斷提升,村民能講文明、講禮貌,爭當文明戶、文明人。目前90%以上的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80%以上的農戶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富民政策,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減免一切農業稅費,并對農業種植進行補助,農民生活越來越好。對我們來說,雖然窮山惡水,石厚土薄,但我們也要爭做新農村建設的領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