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溪鎮隸屬于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下屬正科級行政機構,幅員面積54.4平方公里,鎮轄登高、千丘、板倉等16個村和高千社區,總人口3.1萬人。磨溪鎮區位優勢明顯,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東南與重慶潼南區雙江鎮、花巖鎮接壤,北與安居區西眉鎮相接,西南與馬家鄉為鄰,交通便捷,遂渝高速公路、S205線公路由北向南貫穿境內。
一、地理位置
磨溪鎮,位于遂寧市南端,距離市城區32公里;安居區的東南角,距安居區城區55公里。東經105?41′,北緯30?20′。東南兩方與重慶市潼南縣雙江鎮、花巖鎮接壤,西北兩方與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馬家鄉、西眉鎮相鄰。制屬于四川省遂寧市市中區。鎮政府位于磨溪場鎮高千社區南北街上段2號。
二、地勢、地貌
磨溪鎮屬于川中丘陵地帶,地勢以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向下走勢。海拔在256米至369.5米,相對高差103.5米。地表植物分布在南、西、北地區,森林覆蓋率為28.9%。交通便捷,四通八達,遂渝高速公路、S205線公路由北向南貫穿境內,鄉村公路村村通,總長度達到128.6公里。
境內沒有大江大河,只有幾條小溪流,以磨溪河為主水流,西邊源于玉豐鎮由西向東沿西眉鎮流經磨溪鎮白河村,與北邊源于西眉鎮倒石橋向南流經磨溪鎮板倉村、白河村,匯集于雙河口,注入磨溪河,由北向南流經磨溪鎮永靈村、黑白寺村、登高村、福埝村、千丘村、猛虎村、老木埡村、石佛村,在潼南縣雙江鎮境內注入涪江河。
鎮境內三條支流:在西邊源于馬家鄉打石山由西向東流經西眉鎮廣林村、磨溪鎮向陽村的獅子橋河,在向陽村太平溝注入白家河;另一條源于文星村之袁家橋經字庫堰入溪;再一條源于漁家溝經曲水堰過黃金橋,穿麻雀崖于易家垮橋雙河口入溪。漁家溝、曲水堰、易家垮橋均于1976年填河造田間斷為河蓄水,間斷為渠泄洪。
三、地質結構
全鎮有水庫5座,石河堰31 座,山坪塘224口,總蓄水量3610000 m3。電力提灌站 22座,水渠22條,總長28.8公里。
地質結構:全鎮地質遂寧土組、沙溪土組和黃泥土組三種類型形成(包括林地)。其中:遂寧土組共10675畝;沙溪土組共20854畝;黃泥土組共457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