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觀始建于晉,明正德年間重建,清康熙五十八年再建。上皇觀為木結構建筑,由前殿、正殿、山門、廂房組成,巍峨莊嚴。上皇觀原為玄真觀,是唐公主玉真和金華修真之所。安史之亂,唐玄宗幸蜀,專程來青城看望分別了四十余年的妹妹,并出資重建的玄真觀。后來唐玄宗回到長安,被尊為太上皇,玄真觀故更名為上皇觀。清咸豐年間,上皇觀中掘得飛龍鐵鼎,重達千斤,是唐公主遺物。此鼎腹面鑄六龍盤繞,其中二龍翹首相望,似欲飛升,其他部位滿飾云紋花卉。腿鑄獸頭,掌心握寶,造型精美大氣,且埋于地下千年不蝕,可見唐代冶煉鑄造技藝之精。上皇觀前,有公主手植唐杉二株,現(xiàn)唐杉高逾30余米,胸徑145厘米,仍剛健多姿,生機勃勃。上皇觀側,原有金華宮,傳為唐金華公主所建,后為前蜀王
時代:唐、北宋玉堂窯址,是一處唐至北宋時期的瓷窯群遺址,位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鎮(zhèn)鳳鳴村、岐山村以及中興鎮(zhèn)橫山村,面積約2.5平方公里。玉堂窯是四川邛窯系的重要成員,其胎質與釉色跟邛崍十方堂窯十分相似。玉堂窯胎色有灰白、灰、深灰、褐、紅等。釉色有青、灰、綠、黃、月白、醬、褐、白、黑、白釉黑花、彩繪等。窯址堆積物中還可以看到一些碗、盞等殘片,有的內有6-7個支釘痕,餅足外側明顯下凹,壁厚,飾青灰釉或黃釉。以上這些表明玉堂窯的創(chuàng)燒年代不晚于隋末至唐初。2013年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玉堂窯址1號-14號、17號窯包以現(xiàn)有各窯包邊緣外延80米為界;15號、16號窯包以現(xiàn)有窯包邊緣外延50米為界。建
袁先發(fā)墓位于玉堂街道趙公山社區(qū),為都江堰區(qū)(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管理使用單位是玉堂街道辦事處。
龍鳳社區(qū)吳氏墓位于玉堂街道趙公山社區(qū),為都江堰區(qū)(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管理使用單位是玉堂街道辦事處。
袁先仲墓位于玉堂街道趙公山社區(qū),為都江堰區(qū)(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管理使用單位是玉堂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