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鎮位于合江縣南部,西北面與車輞鎮、荔江鎮接壤,東南面與赤水市的天臺、旺隆、白云等3個鄉鎮毗鄰,距縣城16公里,全鎮面積126.5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3.6萬。地形以山區為主,海拔300—1080米,屬亞熱帶溫濕型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在18—22℃,年平均降水量1154.9毫米,境內林地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有8萬畝優質竹資源,被譽為“竹筷之鄉”。鎮內文化資源豐富、歷史底蘊厚重、特色產業明顯,有茶馬古道、孝節牌坊、流杯池等歷史古跡和黃金灣村百年荔枝林、牌坊村荷花基地“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游品牌,有以帶綠、仙進奉、青妃等品種為主的荔枝產業基地1.5萬畝,金釵石斛、淫羊藿、黃精等道地中藥材產業園區、基地20余個。正在全力打造生態旅游康養小鎮,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環境、資源與人口
屬亞熱帶溫濕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在18—22℃左右。2015年末總人口3.7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35萬人,流動人口0.4萬人。
境內地下資源主要為頁巖,可采儲量為200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
2015年財政總收入3383.0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9.62萬元。從各種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8.06萬元,增值稅59.26萬元,企業所得稅23.33萬元。
第一產業:在農業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的新形勢下,集中在牌坊、新勝、黃金灣、農化、文理等村種植荔枝8000余畝;在之字灘至金龍湖公路沿線種植楠竹1500畝,優質雜竹8500畝;在朝陽、鳳凰等村連片野外種植金釵石斛3000余畝。完成現代農業項目,整理土地達6500畝,為機械化耕種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廣“互聯網+”,探索電子商務,支持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商貿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引入田田圈電子商務營銷店,并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第二產業:截止2015年末,有規模以上企業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3家、批發零售企業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96萬元,主營業務收入2.5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億元。
社會狀況
鄉鎮建設居民用水普奧�100%;移動、聯通網絡覆蓋全鎮,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話;有供電所1個,小水電站4座;有農商銀行、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新建成了垃圾中轉站2座,村級垃圾收集柜46個,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建設9000平方米綜合農貿市場1個,有效改善場鎮占道經營問題;實施農網改造9個村,新建高低壓電線300余公里,有效提高居民用電質量;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在茅山、農化、牌坊等村安裝自來水管道37公里,有效保障居民飲水安全。2004年6月建成鳳鳴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72班次,日均運量1600人次。境內有縣級鳳合路長4.2公里、鳳車路長12.6公里;新建泥結石公路195公里,全鎮共達到225公里;通村水泥路31條87公里,全鎮共達到94公里。其中,改建省級聯網公路鳳鳴至貴州5.5米寬7公里,完成安保工程15000米和兩座公路橋建設。
文化體育2015年末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處,新建了籃球場及室外體育健身場等服務居民的配套設施,廣泛開展了一系列群眾性文體活動。
教育2015年末有幼兒園4所,小學4所,初中1所。
醫療衛生2015年末有衛生院1個,紅十字醫院1所,有村衛生所18個。
自然人文景觀
有“高原平湖”金龍湖、千手觀音、明代石獅子、灘子上“天下奇觀”流杯池和之字灘節孝牌坊等。旅游資源豐富,“金龍湖生態旅游景區”,藏在深閨人未識,開發后是距合江縣城集水域和原始森林最近的景區。2014年金龍湖被評為四川省最美人工湖、“最佳自然博物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