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綿陽市 > 三臺縣 > 觀橋鎮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觀橋鎮歷史沿革

[移動版]

2019年12月,三臺縣撤銷菊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橋鎮管轄。

清初,三臺縣設置4路28鄉。

觀橋屬翼火鄉;文臺屬尾火鄉;方井、石亭大部和菊河屬心月鄉。

清康熙三十九年,觀音橋興場,因場鎮觀音廟外有一橋,名觀音橋,場以橋名。

屬翼火鄉(駐安居場)。

清末民初,觀音橋劃歸尾火鄉(駐新店子,今新生鎮)管轄。

民國5年,菊河建場,因有蔡家溝、馬岑寺、皇城寺三河流交匯于此而得名三合場,也稱三河場。

后因場鎮河岸蔓生黃菊得名菊河場。

民國9年,川戰迭起,各地加強團練組織,分設上、中、下鄉,設團練辦事處。

尾火下鄉駐觀音橋,心月下鄉駐魯班橋(今魯班鎮)。

民國14年,改團練為團甲,設觀音橋、魯班橋為團甲公所。

民國19年,新增菊河場為團甲公所。

民國24年,以團改設為聯保,設有魯班聯保、菊河聯保、觀橋聯保。

民國29年,奉行“新縣制”。

改設為魯班鄉、菊河鄉、觀橋鄉。

1951年,完成土地改革,進行民主建政。

仍設魯班、菊河、觀橋3鄉。

并從魯班、觀橋、新生劃出部分村建方井鄉,因駐地四方井而得名。

從新生、觀橋劃出部分村建文臺鄉,因文臺宮古廟而得名。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設觀橋、方井、菊河、文臺公社。

1960年,從觀橋、菊河、方井、安居4個公社劃出部分村建石亭鄉,因駐地石亭寺而得名。

1967年,文臺更名為戰旗公社。

1981年又復名文臺。

1984年,設觀橋、文臺、方井、石亭、菊河5鄉。

屬安居區。

1987年,建觀橋鎮。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

文臺、方井、石亭、菊河并入觀橋鎮。

1995年,菊河劃出單設為菊河鄉。

2017年,菊河撤鄉設為菊河鎮。

2019年,菊河鎮并入觀橋,組建新的觀橋鎮。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 日本午夜久久精品福利 | 亚洲最大色区在线电影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