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鎮,因北面山型似龍身、山峰似鳳冠的龍鳳山而得名.清道光年間,“五品校尉”本籍人士何國圖曾于場鎮南岸開設武場,搭臺習武,故取名較場壩。明初到民國末年,該鄉分屬蒼溪、南江、廣元三縣管轄,故有""一腳踏三縣”之稱。 1933年5月至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曾征戰于此,建立蘇維埃政權。1945年旺蒼設縣,1951年3月龍鳳建鄉,歸屬旺蒼第六區,1952年3月劃龍風為舞風、龍風兩鄉。1955年撤舞風鄉,將其一部分并入長樂鄉(今化龍鄉),一部分歸于龍鳳鄉。1958年10月建龍鳳公社,1981年4月更龍鳳公社為 較場公社,1984年1月改為較場鄉,轄于五峰區。1992年10 月調整區鄉鎮建制,較場鄉恢復為龍鳳鄉名,縣直屬,行政區 域不交,至今。
龍鳳鄉位于旺蒼縣南部,地處低南山,轄中華、人民、白虎、錦旗、龍安、南埡、五營、龍鳳、天井、古水、小營等11個行政村,82個社,3650戶,13579人,總幅員富積69 平方公里,耕地10305畝。置于兩縣五鄉結合部,四川盆地邊緣,多丘陵,山蠻起伏,溝壑縱橫,平均海拔600-1100 米間,相對高差500一600米。山體開闊向陽,日照充足, 年降雨量大于110Omm,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260天左 右;土壤土質優良,粘砂適中,土層肥沃,適合于作物生長,年產優質糧食1130余萬公斤。
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場鎮建設日新月異,座落在幽深峽谷之中,山環水流,綠蔭擁道。投資80余萬元,建成使用面積1450平方米的綜合辦公大樓;多方籌集資金30萬元,硬化了長500米、寬9米的場鎮街道;投資5萬余元, 新建500米的河堤,美化了場鎮環堤,促進了商貿業的發 展,場茹三、六、九日,市場繁榮,為旺蒼南部重要物資集散地;電力有保障,爭取國家資金260萬元,實現了高壓線路聯網供電,并實施了低壓網改,加強了農電管理,在全縣率先實現用電城鄉同網同價;信息通暢,光纖電視電話信號與縣級聯網,電視節目擴容增量至32套,發展程控電話1000門左右;爭取國家資金110萬元,建成移動遞信G網站,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全鄉;農業基礎設施良好,近幾年以市場手段為突破口,堅持""中小微結合,提引畜并舉""原則,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整治全鄉現有5座水庫,203口山坪塘,62條硯渠堰,新修小微水池200余口,蓄水達到200余萬方,可灌面積750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