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陸壩社區 | 隸屬:金花橋街道 |
區劃代碼:510107013005 | 代碼前6位:51010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0041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陸家壩位于轄區內,社區名借取片區名為名。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陸壩社區為第三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陸壩社區地處成都市外南草金路兩側,金花橋街辦以北,毗鄰秀麗富饒的江安河畔。全社區幅員面積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0余畝,轄區有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388人,流動人口6636人,2013年撤村建社區。陸壩社區背靠成都大都會,緊鄰西部智谷、武侯科技園、西部鞋都和金江公園,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其經濟和社會事務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城鄉一體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穩步推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社區居民待遇不斷的提高,建成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教,糧油全供給”的“陸壩待遇”體系。2019年完成全口徑稅收約1.02億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為雙流縣孝字鄉北一團;1927年改為通江鄉,陸壩村屬第九保;1949年更名為通江鄉第九村;1958年成立通江人民公社轄8個管區,陸壩村屬第四管區,為通江公社第七大隊;1966年,不再用第七大隊名稱,原通江鄉第八、第九兩個村合并為第九村;1982年雙流縣統一恢復地名,改為陸壩村;1996年成都市區劃調整,陸壩村由雙流縣劃歸成都市武侯區金花鎮;2003年6月金花鎮改為街道建制,陸壩村屬武侯區金
周邊相關:
陸壩社區附近有成都武侯祠、成都錦里、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御翠草堂、成都大悅城、天府芙蓉園等旅游景點,有夫妻肺片、成都擔擔面、樟茶鴨子、元寶雞、三大炮、金銀制品等特產,有夫妻肺片傳統制作技藝、四川相書、德仁堂中醫中藥文化、成都中醫傳統制劑方法、成都中藥炮制技藝、四川漢代畫像磚拓片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金花橋街道·陸壩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