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晏州社區 | 隸屬:大壩苗族鄉 |
區劃代碼:511528200001 | 代碼前6位:51152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4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00人 |
地名由來:
因大壩苗族鄉在唐代鳳儀二年公元677年設置晏州,該社區正處于大壩苗族鄉中心地勢,取名為晏州社區,故名。
基本介紹:
晏州社區是大壩苗族鄉唯一的社區,管轄范圍基本為原來大壩鎮的老街區,社區下瞎4個居民小組,社區有人口3486人,我鄉的金融和商業集散地,也是我鄉城鎮人口的主要聚居處。
晏州社區與平寨村、小寨村、龍塘村、紅旗村、朝陽村、建國村、柏坳林村、芭茅灣村、古佛臺村、四龍村、沙壩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2年成立大壩區,管轄4個鄉鎮,其中的大壩鎮,就是現在的晏州社區前生,1992年撤區并鄉鎮,單獨設立大壩鎮,就是現在的晏州社區下屬有一居委,二居委,三居委三個居委會,2006年沙壩鄉合并給大壩鎮后,成立大壩苗族鄉,原大壩鎮的三個居委會合并為社區,因大壩在唐代鳳儀二年(677)設立羈縻晏州而稱晏州,因此命名為晏州社區。
周邊相關:
晏州社區附近有石菊古地景區、僰人巨石陣景區、僰王山、興文石海洞鄉、太安石林、九子山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興文方竹筍、興文烏骨雞、興文獼猴桃、雞絲涼面、大壩白肉(裹腳肉)等特產,有興文僰人賽神節、大壩高裝、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