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壩北街社區原名沈家村,以沈姓為主,傳承至今,約有300年歷史,游仙區人民政府建區初“統征統轉”沈家村組建的社區,轄區幅員面積約0.6平方公里,區域呈“海帶型”,長1.25千米,有人口1.32萬,其中戶籍人口0.31萬,流動人口1.01萬。轄區內無一個企業、事業單位,無一個商住小區,是一個完全敞開型、四通八達的居民自建房居住環境社區。
北街社區黨委下設七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17名,居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居民代表56名,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人民調解,婦聯,老齡委員等組織機構健全。社區辦公樓一幢,綜合市場一個,富樂人家家風家訓文化廣場一處,衛生服務站一個,黨群服務中心一個,綜治中心一個,專用警務室一個,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社工室,老年活動中心,搭建了“富樂山下.百姓劇場”宣傳教育平臺,老年活動室,天府科技云廣場。
沈家壩北街社區黨委在富樂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黨建引領。實施“3+2”書記項目,堅持“零零三工作法”,推進樓棟長+房東“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及富樂山下 智聯北街治理模式,破解了居民自建房集中安置區治理難題。
沈家壩北街社區連續兩屆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二〇二一年十月被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 四川省民政廳評為“四川省基層治理示范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