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城鎮位于游仙區東部,由原魏城鎮、原東宣鎮、原徐家鎮于2019年12月30日合并而成,東鄰梓潼縣,西鄰仙海風景區、新橋鎮,北與仙鶴鎮、忠興鎮相連,南接信義鎮,全鎮幅員面積180.8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291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7.2萬余人,黨員2330人。近年來,魏城鎮先后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集體”、“省級百強中心鎮”等榮譽稱號。游仙區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魏城鎮打造為綿陽市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游仙區域副中心。
魏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魏城是古代西蜀北向出川的必經之路,是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驛站、軍政要塞和商業重鎮,自古經濟活躍,商賈云集。據《直隸綿州志》載:早在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魏城被置為縣郡,距今已有1471年的歷史,其中魏城縣存在738年,魏城驛站存在637年。鎮內文風塔、石堂院、北山院和圣水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魚泉寺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魏城產業堅實,態勢良好。工業方面,大力推進魏城工業園建設,該工業園是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建設的科技環保工業園,現已啟動拆遷安置,園區規劃占地1400余畝,可承載中小企業100余家。同時,我鎮大力招商引資,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全鎮現有規上企業19家,其余各類企業1025家。農業方面,建成以紅巖、鐵爐、七里等村為核心區域的“萬畝果園”,年產葡萄、青梅、柑橘、獼猴桃、蜜柚、大棗等優質水果1.6萬噸;建成以科旺、八品、泊羽、韻圣為龍頭的規模養殖企業,年出欄生豬4.7萬頭。全鎮涌現出榮發大棗、佳昊葡萄、七里獼猴桃、魚泉羊肚菌、翠云廊大米等全市知名農產品品牌20余個,產品暢銷全國,部分產品出口歐盟。近年來,鐵爐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白鶴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農旅融合方面,構建“飛龍山+東方田園——鶴林綠洲——鐵爐村”為節點的文旅發展“大三角”和“鐵爐村金爐谷山灣農莊——宣化村良棲農場——書房村柚子基地”為節點的農業產業“小三角”格局,整合紅色游、鄉村游、康養游、紅葉游等優質旅游資源,打造“魏城一日游”精品旅游線路,年均吸引游客30余萬人次。
魏城區位獨特,交通便捷。交通優勢明顯。108國道改線、G5成綿高速擴容、綿蒼高速、綿廣高速復線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均已開工,在魏城鎮設置高速互通式立交1個,高速出入口2個,綿陽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地位凸顯。發展空間巨大。游仙多為丘陵和山區地形,平壩地形少,對游仙經濟發展的制約較大,而魏城周邊形成了縱貫數十平方公里的平壩開闊地勢,為綿陽城市東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綿陽東出的唯一通道綿梓路,在魏城境內長達近20公里,非常契合綿陽市打造建設綿梓路產業帶的空間需求。輻射帶動能力強。魏城鎮作為綿陽城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游仙區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把魏城鎮打造為綿陽市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游仙區域副中心,同時,規劃占地1400余畝的“魏城工業園”拆遷工作順利推進,將輻射帶動區內信義、仙鶴、忠興、鹽泉及梓潼縣石牛、臥龍等地30余萬人集聚、集約、集群發展。
魏城生態優美,宜居宜業。魏城以平壩丘陵地形為主,屬中國東部季風氣候區,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為16.3℃。“紅色飛龍山”、“東方田園”、“鶴林綠洲”、“十里梅廊”、“九灣桃花”、“紅葉基地”等人文自然旅游風光趨近成熟。城鎮配套不斷完善,有金融機構5家,服務場所3處,綜合養老機構4個,中、小學、幼稚園11所,大型培訓機構1家,醫院5所,文化場所5處,自來水廠3個,200KV變電站1個,污水處理廠3個,垃圾壓縮轉運站1個,城鎮功能和品質全面提升。
當前,魏城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各項決策部署,以“三鎮一中心”(新興工業重鎮、農旅融合強鎮、生態文化名鎮、區域商貿物流新中心)建設為主要路徑,全力推進綿陽市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游仙區域副中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游仙貢獻魏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