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埡鎮位于閬中市西南部,距市區23公里,轄19個村,1個居委會,118個村(居)民小組,幅員面積45.1平方公里,總戶數8167戶,其中農業戶6057戶,總人口22637人,其中農業人口15959人,總耕地面積15008畝。2003年國內生產總植3774萬元,糧食總產量8924噸,油料產量840噸,蠶繭產量190噸,年出攔生豬22000頭,農民純收入1988元,財政收入408萬元。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 被閬中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先進鄉鎮”,小集鎮建設和管理被南充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單位,農業產業化經營、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等項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閬中市的先進單位。
--以蠶桑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卓有成效。蠶桑年發種量達7000噸,現有桑樹1000噸,發種量超千張的村有兩個,羊鹿村年發種達1300多張,現有投產桑100萬株,旱地桑園化,同時全面實行室外蠶臺、小蠶共育、紙板方格簇等科學養蠶技術,蠶桑產量和質量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全年人均蠶桑收入400元。同時,我鎮大力發展路河經濟帶,沿雙柏路、柏鳳公路兩邊建起了以金花梨、良種柚為代表的水果生產帶,擁有果園3500畝,果樹100萬株,年產水果1000噸。
--集鎮建設與管理上檔次,人居、商貿環境優越。柏埡場鎮現有建成區1.4平方公里,場鎮長住人口8000人,功能完善,設施配套,水、電、氣、閉路電視、通訊設施(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電信,小靈通、寬帶互聯網))齊全,各條街道街面達到了硬化、綠化和美化的標準,人居環境十分優越。同時,柏埡鎮又是片區商貿集散中心,人氣旺,商機活。
--農村基礎條件優越。全鎮村村社社通公路,從市區到柏埡的公路,均為一級和二級公路,路面質量好,行車快而安全。全鎮屬升鐘水庫自流灌溉區,境內有左分干渠10公里,柏埡、彭城兩條斗渠30公里,農渠60公里;全鎮各社均開通了光纖閉路電視,用戶達4500戶;全鎮在農網改造中,所有的10千伏線路得到了全面改善,85%的用戶達到了“戶表工程”要求,用電質量顯著提高;通訊設施完善,全鎮有固定電話用戶3100戶,移動用戶1000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電信小靈通均設有固定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