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園村始建于1507年,因蘇家花園而故名,距今已有506年的歷史。村內有周、劉、王、張、吳、郝、李、郭、陳、魏等姓氏組成。由于世代相傳,繁衍生息,從建村時200-300人發展到現在1400多人。村可耕種面積8000多畝,由于村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人杰地靈,加之文化底蘊深厚,村的各項收入逐年遞增,村民們過著幸福、安康、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解放初期,被劃為河北省黃驊縣齊家務鄉。1952年村成立了互助組,53年轉為初級社,俗稱小社。1956年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中,大村、蘇家園、崔莊、郭莊子、前十里河、后十里河六個村成立了高級社,取名“建華農業高級社”,1958年十月成立了北大港人民公社,1963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并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了北大港區,區政府設在趙連莊鄉,隸屬天津市領導,也同時被劃為太平村人民公社。1970年2月北大港區撤銷,劃屬南郊區.1983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春風吹遍大江南北,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歷了近三十年風風雨雨的“生產隊”不復存在,“一大二公”蕩然無存,1983年“蘇家園革命委員會”的牌子摘掉,換成了“蘇家園村民委員會”。2013年1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全國又一個開發區“濱海新區”,10月份塘沽、漢沽、大港三區合并統稱“濱海新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
蘇家園村自改革開放以來,工業方面,先后成立了五金廠、標準件廠、軋鋼廠、造紙廠、食品廠、針織廠等集體企業,不但村集體收入增加了,還解決了村民就業,村民收入顯著提高,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蘇家園村村民在繼承傳統農業種植的同時,村民們積極發展畜禽養殖,建立生豬養殖合作社3個,養殖戶30多個,肉雞養殖合作社1個,養殖戶2個,養羊專業戶2個,大力發展果樹種植,冬棗種植戶10余個,村民的經濟收入連續幾年都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