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古莊鎮位于京、津、冀交界處,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接壤,西與河北省廊坊開發區相連,京津塘高速公路貫穿全境。鎮域總面積48.0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總人口2.1萬。2003年,被武清區政府定為全區5個經濟發展戰略重鎮之一,同年被天津市政府定為武清區7個中心鎮之一。
一、豐富的農業資源
大王古莊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鎮,近年來,苗木、果品和養殖已逐漸發展成為農業的三大支柱產業。
大王古莊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林木、果樹、苗木資源豐富,林木覆蓋率達28.1%,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小氣候,有效降低了干熱風和沙塵天氣的發生強度,溫度、濕度適中,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土壤為沙土、壤土、粘土三種類型,全年無霜期192天,年平均降水量522mm,在擁有充足的地上水源的同時,全鎮現有中、深機井324眼,是全區第一個井灌區鄉鎮,保證了地上、地下水資源的互補利用。全鎮耕地面積40625畝,人均占有耕地約2畝,是武清區果樹、苗木、肉雞生產基地,年出欄肉雞220-300萬只;果品年產量800-1000萬公斤,并注冊了“津古”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苗木每年出售1200-1500萬株。為適應和促進支柱產業的發展,先后成立了林果研究會、肉雞專業合作社、綠春源苗木協會等組織,其中,肉雞合作社已發展社員400多戶,輻射全區10余個鄉鎮,被天津市有關部門確定為天津市無公害產品養殖基地。鎮政府先后四次被天津市政府授予綠化先進單位和平原綠化先進單位。
二、文化、教育、衛生方面
全鎮現有初級中學一所,中心小學四所,幼兒園八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為改善辦學條件,投資興建了第二中心小學教學樓。為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第一中心小學裝備了高標準的微機,鎮中學配置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并購置了多功能一體機。
全鎮有衛生院1所,文化站1所,黨校(成人學校)1所。其中,文化站總建筑面積557.7平方米,室外活動面積375平方米,總投資54萬元。內設站長室、辦公室、創作室、圖書閱覽室,展廳、活動室、科普推廣等部門,固定人員3人。有戲曲協會、書畫協會、科普推廣站三個業余協會組織,有文藝團體1個,民間花會六道。目前,文化站圖書室藏書近60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