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李七莊鄉志記載,高莊子在鄉政府駐地南約3.5公里,津港運河西岸,外環線以北。村瀝青路通津淄公路。相傳清帝乾隆下江南,路經此地遇難,被鄭氏漁民相救,后乾隆賜給鄭氏聯網地24頃。不久,高氏一家到此租種土地,人丁興旺,因此得名“高家莊”,簡稱“高莊子”。
高莊子村委會隸屬西青區李七莊街道辦事處,位于衛津南路西側、外環線15號橋以里200米處。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17名村民代表,現有401戶,總人口922人。土地面積約220余畝,村委會主要以土地租賃增加集體收入。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得到新實惠,大力發展經濟,帶領群眾致富。利用高莊子土地資源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優先解決住房問題,2012年10月實現全村平房改造。
高莊子利用集體收入,每月給退休村民發放生活保障金1200元,18歲以上村民每月發放待業金1100元,18歲以下村民每月發放300元生活保障金。每年春節給村民發放過節費每人1500元,端午節和中秋節也為村民發放過節費退休每人1000元,其他人員800元。每年還組織退休老人去旅游,未能去旅游的每人發放旅游補貼2000元。住院報銷規定:凡經統籌支付的住院票據,先由街區進行報銷后,剩余部分由村里全部承擔,達到住院醫療費100%報銷。為高莊子35周歲以上村民上城鄉養老保險,保障村民退休后生活。為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對考入全日制一本院校的學生獎勵10000元,考入二本院校的獎勵5000元。過生日的老人可以到村委會領取500元,代表了村委會的祝福。還給年滿18周歲的村民發放5萬元創業扶持金,幫助他們創業。
同時,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建立健全群眾利益解決機制,有專人負責。成立了治安聯防隊,隊員日夜巡邏,無治安案件,群眾安全感增強。使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村里設有專門的健身房、圖書室,便于村民健身閱讀,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為方便高莊子群眾日常資金的存取需要,高莊子與農商銀行李七莊支行合作建立了農村金融服務站,安排專人負責,使村民不出村就能辦理存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