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侯莊村位于津淄公路兩側,北鄰大寺鎮,南與大港相鄰,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577戶,村民1960人,黨員61人,村民代表30人,村“兩委班子”由6人組成,耕地面積3200余畝,2014年集體收入90余萬元,人均收入1200余元。
大侯莊村相傳建于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年),最早來此地居住的是侯氏,從南郊白塘口而來,有兄弟二人,弟落村曰二侯莊,而兄落村遂名曰大侯莊。
又案,徐氏先祖前清在奉天被錄武舉,編為漢軍正藍旗,大軍入關建立清朝平定天下屢建戰功,遂封為襄平侯,順治年間,劃天津南四、五十里處一片荒野草原,置莊田、造房屋、制農具、買牲畜以供農耕之需,建立了大侯莊,相沿至今。
“文革”期間曾用名“四新”。
位于鄉政府駐地北部兩公里處跨津港河東西兩岸,津淄公路穿村而過。
清末明初屬靜海縣東路大泊地練。1923年(民國12年)屬靜海縣一區,是區公所駐地。1929年(民國18年)分屬靜海縣二區大侯莊編鄉、大泊大編鄉、大泊鄉。1947年二月屬津南縣馬圈區,1949年3月屬靜海縣馬圈區,1950年8月屬靜海縣八區,1953年6月屬靜海縣八區大侯莊鄉,1956年6月屬靜海縣王穩莊鄉,1958年9月屬靜海縣團泊洼人民公社王穩莊管理區,1960年10月劃歸天津市,分屬和平區王穩莊人民公社,西郊區小孫莊人民公社和王穩莊公社(鄉)管轄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