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錢學森故居
  錢學森故居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為紀念偉大科學家錢學森而修繕的錢氏祖宅。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區(qū)方谷園2號,建于清末,歷經(jīng)百年,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整。經(jīng)過修繕,錢學森故居重新煥發(fā)了“江南書香門第”的人文氣韻,與陳列其中的各類展品,一起映襯出一代科學巨匠的成長背景和成才之路。錢學森故居于2011年12月錢老誕辰100周年之際隆重開館。故居分為正廳圖片展及二樓生活場景兩個部分。正廳內(nèi)《錢學森與杭州》圖片展,展示了“杭州之子”錢學森的傳奇人生。二樓為生活場景還原,分為臥室、書房及實物陳列室等,再現(xiàn)了錢家當年“古樸”、“雅致”的生活品味。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出生,祖籍杭州。三歲時跟隨父母遷往北京,1930年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時,因身染傷寒在杭州靜養(yǎng)一年。雖然錢學森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但是……[詳細]
陳端生故居
  在西湖十景之一“柳浪聞鶯”正門的對面,有一個石砌高墻的院子,院門上題寫著“勾山樵舍”四個大字。走進院子,可見一小山,人稱勾山,大約這院子就由此山而得名吧。這個靜靜的院子,曾經(jīng)就是清朝女詩人陳端生故居。陳端生,這個名字并非很有名,但是她所寫的《再生緣》卻為很多文人雅士所熟知的。《再生緣》是一部浪漫的長篇敘事詩,一部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具有較高文學地位的彈詞。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陳端生出生在浙江錢塘(今杭州)一個官宦人家。她的祖父陳兆侖在朝為官,又是一位文學家;她的父母亦能詩能文。因此,家庭的熏染使陳端生自幼就喜好詩文,加之她聰穎好學,詩文妙句脫口就來。因此,陳端生從小就被人們稱為才女。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秋陽穿過樹梢,斜射到勾山上,西湖的水面上無波無瀾,也不見湖畔人家的炊……[詳細]
葛云飛墓(含葛云飛故居)
  葛云飛墓(含葛云飛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所前鎮(zhèn)三泉村黃灣寺北側(cè),由宮保第和葛氏宗祠組成。葛云飛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東五十度,用石塊砌。筑圍墻,石板壓頂,并雕出筒板瓦。面闊五間,中部三間向內(nèi)凹進,明間立碑,上刻“誥授振威將軍追贈太子少保葛壯節(jié)公之墓”,正脊刻“忠藎可風”前設祭桌,石板鋪地。兩梢間向外凸出,與明、次間前室的前沿齊,封以欄板。望柱高2.65米,柱頭雕獅子。墓頂堆土,寬7.65米,深7.7米。遠處叢山迭起,近處果樹蔥郁,環(huán)境肅穆幽靜。葛云飛故居位于蕭山區(qū)進化鎮(zhèn)山頭埠村,由宮保第和葛氏宗祠組成。宮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飛的誕生之地,現(xiàn)存建筑為面寬五間帶兩間廂房的二層樓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飛的讀書地,由門廳、正廳和廂樓組成。葛云飛故居宮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詳細]
杭州馬寅初故居
  位于慶春路210號的馬寅初故居,系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建于清末民國初。原屬馬星竹所有,后由馬寅初購買。馬老先后于1936年、1946年、1947年、1949—1951年在此居住。其間,馬寅初撰寫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相互影響》、《向王若飛諸同志學習》等20余篇文章。還在浙大、上海滬江大學等發(fā)表了《關于目前之經(jīng)濟危機》、《經(jīng)濟與民主》等20余場演講。1946年6月13日,馬寅初在杭州20多所學校聯(lián)合召開的“反對內(nèi)戰(zhàn),反對-”的-上發(fā)表演講,并與學生一起冒雨-。1949年8月26日,他被任命為解放后浙江大學第一任校長,9月赴北京出席全國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會上被推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常務委員和財政委員會副主任,還兼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0月1日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950年11月16~22日……[詳細]
蔣經(jīng)國舊居
  杭州蔣經(jīng)國舊居的別墅建成于1931年,門牌為里西湖1號、2號,別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兩層。主樓344平方米,4個房間,完全西洋風格。抗戰(zhàn)勝利后,蔣經(jīng)國曾攜妻-及子女寓居于此。里西湖,近斷橋,有一棟圍墻包裹的兩層小樓。曾有銅牌,上 書“蔣經(jīng)國舊居”。抗戰(zhàn)勝利后,大約是1948年10月至11月期間,蔣經(jīng)國攜妻兒在此小住。蔣經(jīng)國舊居的別墅建成于1931年,門牌為里西湖1號、2號,別墅占地1333.3平方米,上下兩層。主樓344平方米,4個房間,完全西洋風格。2003年,杭州市園文局正式明確蔣經(jīng)國舊居為杭州市文物保護點。2015年01月28日因在杭州園文局官網(wǎng)上一條“政務公示”引起關注。“政務公示”的主要內(nèi)容是該別墅將成為浙江麥當勞餐廳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項新建項目,經(jīng)營大眾咖啡館(含面包、薯……[詳細]
秋水山莊
  秋水山莊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我國報業(yè)巨子、上海《申報》報主史量才以他的愛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面積約二百平方米,四周有庭院,沿著北山路有圍墻、鐵門。現(xiàn)為新新飯店之一部分。秋水山莊,秋水之山莊。秋水,原名沈慧芝,原為晚清上海灘的雛伎,成年后被一皇室貝勒重金贖走,攜往京城。幾年后,貝勒爺病故,于是席卷了一些財物重回上海灘。據(jù)說當她到上海后,直至一故友家中,故友見之喜出望外,立即拉她外出就餐,將她的財物交給當時在座的朋友代為看管。等他們興盡而歸時已是深夜,那朋友還守著財物,獨坐以待。因此,秋水認識了那個朋友――史量才,也開始了她的后半生的愛恨情仇。秋水擅長鼓琴度曲,與史量才高山流水,視為知音。史量才給她改名為秋水,秋水以身相許后,成了史量才的二太太,并將所帶財物也全部給了他,由此史量才購進……[詳細]
于謙故居
  于謙故居位于杭州南宋御街-清河坊景區(qū),河坊街祠堂巷北端盡頭,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清河坊祠堂巷42號,距離西湖僅一公里。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于謙案昭雪,故宅改建為憐忠祠,以資紀念。現(xiàn)故居已照原貌修繕一新,陳列于謙生平事跡,尚留旗桿石、造像碑等遺物。故居免費向公眾開放。故居一進有井一口,一面靠墻,三面由石欄桿圍住。當年于謙在這里汲水,井圈內(nèi)壁繩痕還在。井邊有一間十余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謙在這里起居,在井邊洗漱后開始一天的晨讀。主建筑“忠肅堂”,原是故居的廳堂,陳設簡單,一眼望得到底,一如于謙清白的一生。“忠肅堂”門廊的一副對聯(lián):“吟石灰、贊石灰,一生清白勝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擊意社稷”。忠肅堂后面是個小園,一池方塘,兩個小亭,靜穆得仿佛能聽到池中的天光云影。一碑、一井、一室、一堂、……[詳細]
黃源故居
  黃源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葛嶺路13號。是黃源先生生前居住最久的地方,從1955年5月到浙江工作起,他在這里生活、工作了45年。故居占地330平方米,傳統(tǒng)木構(gòu)架、木門窗,白墻黑瓦,青石板階沿踏步,頗具江南民居風格。舊居內(nèi)陳列了黃源先生的創(chuàng)作手稿、書籍、生活起居用品以及與魯迅等文化名人的來往書信等百余件,用展柜、圖板、多媒體演示與生活場景布置有機結(jié)合的方式,展示了黃老閃光的一生。特色黃源(1905--2003)名啟元,字河清,浙江海鹽人,翻譯家,魯迅先生晚年的學生和戰(zhàn)友。曾在東南大學附中、春暉中學、立達學院等校求學。20世紀20年代后期投身于中國新文化運動,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1938年黃源毅然投筆從戎,到皖南參加新四軍,任軍部文委委員,《抗敵》雜志編委,《新四軍一日》主編。新中國成立后,歷……[詳細]
杭州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建于明末清初,屬中式宅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倉前老街。在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南端,余杭倉前的塘河畔,曾經(jīng)誕生過一位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章太炎故居就位于倉前老街的中段,包括故居本體、游客服務中心、國學研修中心、國學講堂和臨時展廳等部分。其中故居本體建筑面積811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進一弄,由轎廳、正廳、內(nèi)堂、書房、避弄等組成,為晚清時期建筑。先生在此出生成長,并度過了對其一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二十二個春秋。故居前三進為歷史場景的再現(xiàn),展示了太炎先生青少年時期故居的風貌;第四進辟為展廳,以多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手法展現(xiàn)了太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故居匾額由趙樸初先生題寫。藝術成就章太炎故居是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華的所在。無論是“扶雅堂”……[詳細]
胡雪巖故居
  胡雪巖故居位于杭州市西湖風景區(qū)元寶街18號,占地10.8畝,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巖共耗資10萬兩白銀所建,號稱“中國巨商第一宅”。1903年胡雪巖子孫將豪宅抵債給刑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文煜,后又轉(zhuǎn)讓蔣家,此后日漸破敗。古宅為典型明清院落風格,經(jīng)杭州市大力修復后,于2001年重新對外開放。整座古宅分十三樓宇、芝園等,亭臺樓閣,水榭通幽。從建筑到家具都精心布置,運用大量名貴木材精雕細刻。故居內(nèi)還有董其昌、鄭板橋、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書法石刻作品,以及兩頂為胡雪巖度身制作的紅木轎子,坐在其中,宛如置身小亭。整座古宅文物薈萃,猶如一座民間工藝珍寶館。內(nèi)中還有-長篇題詞:“胡雪巖故居見雕梁磚刻重樓疊嶂極江南園林之妙,盡吳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財傾半壁。古云富不過三代,以紅頂商人之老謀深算竟不過……[詳細]
蓋叫天故居
  蓋叫天故居位于杭州金沙港26號,又名燕南寄廬,系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置地構(gòu)筑。故居由門廳、正廳、后廳、左右?guī)俊⒎鹛玫冉ㄖM成,保持著青瓦白墻的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風格。故居內(nèi)陳列著蓋老生前遺物達200余件,展示了蓋老的從藝經(jīng)歷及藝術成就。2003年,蓋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復,陳列蓋叫天生前遺物和圖文資料。故居外觀白墻青瓦,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風格,內(nèi)部由門廳、正廳(百忍堂)、后廳(藝人之家)、左右?guī)?蓋叫天紀念館)、佛堂等建筑組成,是一獨特、完整的私家宅園。蓋叫天一生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于此,平日不僅在院內(nèi)勤于練功、唱戲,而且還在此接待過梅蘭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藝人。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也曾來此拜訪。故居不僅見證了蓋叫天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而且見證了近代戲劇發(fā)展的一些片斷以及……[詳細]
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故居司徒雷登故居坐落在杭州市天水橋耶穌堂弄1-3號,是一幢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據(jù)說,這幢小樓是司徒雷登的父親來杭傳教時建造的。兩歲時,司徒雷登遷居此地。司徒雷登故居于1985年被列為杭州市文物保護點。2001年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向有關單位購得產(chǎn)權(quán),并按原樣進行了維修。杭州名人紀念館副館長房友強介紹說,工作人員幾乎翻閱了現(xiàn)在所能找到關于故居的所有圖片文獻資料,盡量還原當時生活的原貌。目前故居僅開放了一層的4個房間,布置成客廳、書房、臥室和餐廳4個生活場景。4個房間分別展示了司徒雷登早年在杭州的生平事跡、在北京創(chuàng)辦燕京大學和他在華做大使期間的一些珍貴老照片等圖文資料。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于杭州的一個美國傳教士家庭,1919年創(chuàng)辦燕京大學并任校長,1946年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詳細]
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位于杭州慶春門外嚴家弄50號,建于清末民初,屬中式平房,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于此。現(xiàn)為陳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被命名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原名八詠堂,為五開間七進深院落,為夏衍誕生至青少年時代的活動地,現(xiàn)經(jīng)擴建,占地一千兩百平方米,建筑面積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樣。陳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從事電影活動的生平事跡,以及夏衍生前用過眼鏡、衣物,還有名家字畫等。夏衍舊居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67平方米。舊居內(nèi)設展廳、八詠堂、蠶房、私塾、鄔家店、童年臥室和現(xiàn)代臥室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夏衍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在此居住的原貌。一樓展廳詳細介紹了夏衍生平和他在電影、新聞、外交等領域所作的貢獻,展柜中陳列的物品均為夏衍生前使用。二樓設有小型放映室,可為參觀者放映夏衍編劇……[詳細]
14、澄廬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澄廬
  澄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近代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澄廬臨湖而筑,始建于民國年間,是中國第一家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漢冶萍公司總經(jīng)理盛恩頤的別墅,后成為蔣介石在杭州的行轅。澄廬建筑面積約250平方米,主體為一幢三層西式別墅,左右三開間,外墻為奶黃色,室內(nèi)入口大廳樓梯為雙跑式,左右樓梯均以白色大理石構(gòu)建。樓上設廂房、客廳、舞廳等,裝修考究,木質(zhì)門套精致,石膏線腳細膩。二樓走廊貫穿南北,有大陽臺正對西湖,三層大部分為一露臺。別墅庭院寬敞,西側(cè)有一精致花園,歐式石柱猶存,東南側(cè)有一歐式大草坪。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完婚,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廬。“西安事變”后,曾住此地療養(yǎng)。1937年3月,蔣介石與中共代表周恩來、潘漢年在此秘密會晤。……[詳細]
杭州郁達夫故居
  郁達夫杭州故居——“風雨茅廬”位于杭州市上城區(qū)小營街道大學路場官弄63號,1933年,因積極從事進步文化活動,郁達夫受到國民黨當局的警告和監(jiān)視,-離開上海到杭州避難。“風雨茅廬”系郁親自選址、親自設計,于1936年春建成的新家,是一幢結(jié)合中西建筑風格、清麗典雅的磚木小樓。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郁達夫毅然告別“風雨茅廬”,義無反顧地輾轉(zhuǎn)福州、武漢等國內(nèi)多個城市,并奔赴南洋投入抗日斗爭。他以筆作-、主編多個文藝副刊,發(fā)表了400多篇抗日救國文章,并化名趙廉,利用各種機會掩護和支持華僑及印尼人民的抗日活動。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郁達夫在印尼蘇門達臘被日本憲兵逮捕,后被秘密殺害,成為抗日戰(zhàn)爭最后一位被害的文化戰(zhàn)士。故居由當時學人馬君武題為“風雨茅廬”,由郁達夫自己設計,分正屋與后院兩部分,進大……[詳細]
湯壽潛故居
  湯壽潛故居位于進化鎮(zhèn)大湯塢新村,由祖宅和新宅兩部分組成。2017年和2020年,區(qū)、鎮(zhèn)兩級分別對新宅和祖宅進行了整體修繕。2018年,進化鎮(zhèn)對新宅進行了陳列布展,開放為湯壽潛故居陳列館。去年,湯壽潛故居陳列館被公布為省級鄉(xiāng)村博物館。湯壽潛,人稱“布衣都督”,新宅辟為陳列館之后,生動地展示了湯壽潛先生愛國愛民,立志圖強,克己奉公,勤政廉潔的高尚情懷,是一部愛國主義與廉政教育的活教材。故居為三間西向木構(gòu)建筑中的北端一樓一底,是湯壽潛出生之屋。舊居離故居不遠,為一四和院,前臨池塘。院內(nèi)正屋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中為天井。2023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杭州林風眠故居
  林風眠故居位于仁壽山公園里,是林風眠先生于1934年親自設計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999年修整后,開放供瞻仰,故居內(nèi)展出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并按原樣保留了畫室等陳設。林風眠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廣東梅縣,6歲學畫,中學畢業(yè)赴法留學。1928年創(chuàng)立國立藝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院前身)。抗戰(zhàn)時期-內(nèi)地,勝利后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內(nèi)展出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并按原樣保留了畫室等陳設。地址:靈隱路3號保護范圍:東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南至南側(cè)綠化帶南界,西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0米,北至文物本體外擴約15米,總面積為1879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東側(cè)木構(gòu)建筑東側(cè)小道西界,南至現(xiàn)狀道路北側(cè)路緣石,西至10米等高線,北至15米等高線,總面積為7713平方米。……[詳細]
蘭陔別墅
  建于民國初年,屬中式莊園別墅,位于花港觀魚側(cè),又稱“蔣莊”,建筑面積405平方米,內(nèi)有“真賞樓”、“香巖閣”、書房“蠲戲齋”等。曾為馬一浮寓所,現(xiàn)為紀念館。宅的前身是“小萬柳堂”,清宣統(tǒng)年間,南京人蔣國榜從無錫著名金石書畫收藏家廉惠卿處購得此堂,民國初年改建屋宇,廣植花木,易名蘭陔別墅。1950年4月,應弟子之請,一代儒宗馬一浮定居在此。他時常在花港的長廊上散步,對弟子說:“做人乃一幸事,借彼可知天下之真。”激勵天下學子應像一錠在熔之金,向上向大向博求索,以便“樹我邦國”。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智故居
  朱智故居位于元寶路1號,胡雪巖隔壁鄰居。現(xiàn)在在社區(qū)辦公區(qū)域之內(nèi)。朱智曾經(jīng)是個當官的杭州人,因為錢塘江石塘坍塌及六和塔年久失修危在旦夕,提出“自愿分年措資,獨力修建”而被清朝光緒帝發(fā)匾一塊“功資筑捍”予以獎勵。保護范圍:東至金釵袋巷西側(cè)道路紅線,南至元寶街南界,西至牛羊司巷東界(接胡雪巖故居保護范圍),北至望江路南側(cè)道路紅線,總面積為6725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東側(cè)約45—80米,南至胡雪巖故居南側(cè)建設控制地帶,西至保護范圍(接胡雪巖故居建設控制地帶),北至望江路道路紅線,總面積為8052平方米。2023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朱鳳標故居
  朱鳳標故居位于新塘街道朱家壇村,由故居、萬壽庵、萬壽橋、船道及石拱橋等組成。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朱鳳標殿試獲得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因此該故居又稱“榜眼墻門”。2014年和2021年,區(qū)、街道兩級先后對西院、東院進行了整體修繕。2022年,朱鳳標故居西院辟為了朱鳳標故居紀念館。朱鳳標被世人敬稱“蕭山相國”,為人勤懇,一生清廉。故居作為朱鳳標生活的地方,是開展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2023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三级网站上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中文字幕亚亚洲码在线 | 三级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综合久久 | 亚洲性欧美在线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