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六合區旅游

六合區旅游景點介紹

  竹鎮鎮清真女學位于竹鎮東橋外南街,清光緒年間建,為磚瓦結構。坐西向東面闊三間12米,進深7檁8.8米,南北兩側有五花墻,后廳無山花墻,計面積211.6平方米,南北各有水房和客廳各二間共70平方米。總計面積281.6平方米。1966-76年間活動基本停止。但房屋保存完好。……[詳細]
  竹鎮鎮清真寺位于竹鎮鎮竹鎮居委會街鎮老街王家巷,清光緒年建,現存大殿一座,西闊三間15米,進深7檁8.8米,面積132平方米,水房6間,151.2平方米,客廳2間50平方米,總面積333.3平方米,另有古井一口,上有“松泉”二字。……[詳細]
  招賢寺明景泰年間創建,清八年(1730)重建,乾隆年三年(1738)成后光緒年修,民國二十八年(1939)重修,前后兩進殿堂,進深面闊三間,兩邊有廂房,1992年當地農民集資修建,對外開放,2008年,當地農民及僧人道評又興建齋堂及僧人宿舍。……[詳細]
  西匯橋位于六合區冶山鎮東王社區老街之北,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西匯橋東西向,跨鎮河青石持,三孔石拱橋,橋柱下端刻有“西匯橋,道光十二年建”字樣。橋長5米,寬1.3米,南北走向。中孔凈跨2.6米, 高1.5米無欄桿,橋面青石光滑,現仍使用。……[詳細]
  清康熙年間,一位陳姓自蘇北洪澤湖來此經商,在村西建石橋一座,并建石門一首似堡,故“陳堡橋”。以橋為中心的是古代儀征六合地區較大的集市,商賈云集,市場繁榮,抗戰時期新四軍大敗日本于陳堡橋的戰斗,寫入新四軍軍史中。……[詳細]
  1939年日軍侵華后占領“永利硫酸铔廠”并于12月13日將永利硫酸铔廠更名為“永利化學工業株式會浦口工業所硫酸工地”,日本人在南化三村六村間及工廠內建立若干雕堡以監視中國人,鳳凰南路380號巷內雕堡為僅存的一座。……[詳細]
  大官巷古井為清代所挖,當時是大官巷內居住的群眾生活用水和飲用井。是大官巷內唯一一口群眾使用的井。自清代至今仍為群眾所使用。由于使用頻率較高,井欄已有裂痕,已經將其箍起繼續使用。……[詳細]
  北大街古井為六合清代北大街居民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古井,由于北大街街道較長,因此在街道上共有三座古井分別為:頭道官井、二道官井、三道官井;官井即衙門為老百姓所造。北大街古井中僅存北大街25號古井,即為“頭道官井”其他都在房地產開發中破壞。……[詳細]
  養濟院古井為清光緒二年(1876)元月二十三日,江寧六合縣正堂所建“六合養濟院”的飲用水井。養濟院門口曾立碑于門首,告誡世人養濟院為縣衙出資收養孤苦無依無人而建,養濟院的土地房屋,財產及所撥銀兩,任何人不可侵占,克扣違者必懲。……[詳細]
  永寧街54號清代民居位于永寧街北側,正面為4米,面墻一座,內有小庭院,東西有二層廂房各二間,庭院后為上下磚木結構正屋三間,下層中為廳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六合電廠辦公樓,現為百姓居民生活用房。……[詳細]
  前街禮拜堂舊址位于六合區雄州街道前街24號,由美國牧師柯嘉生自己設計和負責施工的,資金由當時的基督教教會籌集。1923年 等集材料和資金,1924年破土動工,同年秋完工。為紀念1917年去世的棣法傳教士 ,教會命名為“棣法紀念堂”1938年改為“前街大禮拜堂”1983年改名為“基督教堂”現為六合雄州地區基督難以教會群……[詳細]
  縣府街34號清代居民位于瘁事區縣府街是清末六合縣“楊氏當鋪”所在地。清代民居共三進,三進間有間隔的兩座青石鋪庭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該“楊氏當鋪”曾是“六合縣人大辦公地,后改為“六合縣干部”住宅區,直到目前。……[詳細]
  清真女學舊址,位于六合區雄州街道清真街30號,座西朝東。上世紀20、30年代穆斯林群眾不僅男人做禮拜,女人也漸漸要加入做禮拜的行列,為了便于女穆斯林信徒做禮拜,1930年伊斯蘭教在六合清真街建造了“清真女學”讓女穆斯林教徒集中習經禮拜。“清真女學”現已改為伊斯蘭教殉葬處。……[詳細]
  光明女子中學原名“六合教會光明女子中學”于1921年在六合板門口興建。由美國傳教士和愛華任第一任校長。學生人數已同益智中學相等近200人。1937年,日軍侵占六合城時,學校被迫停辦。……[詳細]
  益智中學全稱為“六合教會益智中學”是1913年創辦的,美國傳教士韋立恩為第一任校長,學校開設英文、語文、數學、理化等課程,最多時200人,學校只招收男生,不招收女生。1920年美國傳教士柯嘉生擔任益智中學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益智中學”改為“新生小學”后又為文教局和廣電局辦公樓.……[詳細]
  馬集古井位于馬集鎮馬集居委會老街南街37號南側,清代建造。古井為八角形青石欄井,井壁上有部分花紋,井壁用青磚砌成,井水水質較好,現遭周圍群眾的生活用水。……[詳細]
  東王三烈士墓位于冶山鎮東王居委會南,是為紀念三烈士而建。周正銘,男,六合東王人,1926年,15歲的周正銘參加李大釗領導的反對段其瑞政府的--活動,被國民黨殺害;姚愛蘭,女,六合東王人,在曉莊學校參加陶行知領導的“曉莊劇社”進行革命活動,被國民黨殺害于雨花臺,年僅18歲;應伯衡六合東王人,早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詳細]
  新篁烈士墓位于新篁鎮鐘林村白龍山,為紀念新四軍犧牲的烈士而立(1972新篁公社革命委員會立),1944年4月17日,我縣新四軍新篁區隊在白龍山伏擊下鄉搶糧的日偽軍百余人斃日軍6人,偽軍十人。我軍也有數人傷亡。此戰斗列入我區抗戰史料中。……[詳細]
  大泉水庫碑位于竹鎮鎮,泉水居委會,大泉水庫管理處內,是1958年3月六合縣大泉水庫工程辦事處和泉水鄉人民委員會立。大泉水庫碑記述了大泉水的發源地和流域面積,指出興修水庫對人民、生產生活及防災的意義。同時也指出大泉水庫建成是當時全縣最大的水庫,得到全縣人民支持的光輝事跡,碑刻坐上有“鯉魚跳龍門”,上額有“工人農民”高舉斧……[詳細]
  金牛山寺原名金牛禪寺,建于清代。原址為明代萬歷年建“馬烈女”廟。由于金光禪寺位于金牛山上頂,十分醒目,據傳抗戰時期被敵機轟炸,僅存斷壁殘垣200平方米。目前已有老百姓自發在原址部分建一寺廟。……[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 日韩理论中文在线观看 | 香蕉香蕉永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