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寶應縣旅游

寶應縣旅游景點介紹

121、寶應寧國寺 AAA
寶應寧國寺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后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歷代僧、官多加修建。據史料記載,寧國寺規模宏大,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歷銅鐘,前后共6處,殿堂樓閣數百間,有“跑馬關山門”之說。寺后有千佛樓,主供釋迦牟尼,樓內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態各異,組成千佛繞毗盧的場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寶殿毀于大火,近百年來屢遭天災-,古寺瀕臨滅跡。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又重建寧國寺。建設規劃范圍,北起縣城東門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張仙廟橋,東至安宜南路,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為三區一帶,即:中部這寺院建筑中軸線及參觀游覽區,東部為天王殿、鐘樓、東配殿及外圍仿古建筑……[詳細]
寶應萬壽寺
  萬壽寺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其位置在汜水鎮北側,開山住持為僧西林。乾隆二十年,僧方旭在寺內建大悲樓,由此成為傳戒寺院。后由僧圓孚任住持,歷40年,寺廟再次興旺。不但還清以前的債務,萬壽寺增其舊制,殿宇一新,又置田數處。至道光年間,在僧澄溪主持下,又擴大寺廟范圍,建上下廳及廊房數十間再次設壇傳戒。數十年間,萬壽寺規模不斷擴大,香火興旺,聲譽遠播,是寶應縣范圍內很有影響的佛教寺院。1948年毀于戰火。 上世紀上半葉,萬壽寺出一高僧法明,其佛學造詣很深,多年在各地游學布道,并多次赴香港、南洋、日本弘揚佛法,于抗戰期間回家鄉萬壽寺任住持。在任期間廣結善緣,萬壽寺聲望日隆。法明擅書法,以書法名世。 上世紀八十年代,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以后,應廣大信眾的要求,鎮政府于1989年決定將原供存……[詳細]
朱氏家祠
  朱氏家祠位于寶應縣安宜鎮小石頭街8號,是清代寶應籍湖北布政使朱士達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間。朱氏家祠原名朱方伯公祠,為寶應一門三進士之一的朱士達一支的家祠,因朱士達于湖北等地任布政使,故稱方伯,家祠依明清布政使稱呼慣例,稱朱方伯公祠。朱士達(?-1854年),江蘇揚州府寶應縣(今江蘇省寶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登進士,署黟縣知縣、南凌知縣、霍山知縣,授懷寧知縣。后升任壽州知州、鳳潁捕盜同知。道光九年,任鳳陽府知府。后署廬鳳道。道光十三年,署徽寧池太廣道、授廣西左江道。道光十六年,授云南迤東道。道光二十年,任四川按察使、陜西按察使。道光二十二年,任湖北布政使。太平天國崇陽戰后不久退隱,七十九歲卒于家中。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進,占地面積約682平方米,建筑面積……[詳細]
124、同松藥店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松藥店
  同松藥店寶應同松藥店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鎮學墩社區南大街54號,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取同心同德,松柏常青之意。1965年,藥房后面增筑了藥材加工間,F存店鋪和藥材加工間共三櫟房屋,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建筑面積247平方米。藥店店鋪坐西朝東,前后兩進,均為上下兩層樓房,中有過廊相連。第一進面闊四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屋面小瓦,室內梁架穩固,一樓鋪闥門已改成玻璃門,室內裝修;二樓雕花格扇門窗保存完整,門外梁架雀替木雕精美,室內木地板等完好。第二進面闊四間,進深五檁,硬山頂,屋面小瓦,梁架完整,室內木地板、木樓梯等保存完好,惜一樓也已裝修,后山墻南端有福祠痕跡。藥材加工間坐北朝南,上下兩層,面闊六間,進深七檁,室內梁柱較粗,木樓梯、樓上木地板等保存完好,惜前墻大部分改動,砌……[詳細]
劉氏五之堂
  劉氏五之堂劉氏五之堂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城中社區姜家巷13號,原五之堂有東中西三條軸線五之堂,現存五之堂為西軸線五之堂,建于清嘉慶年間,F存五之堂,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后五進,每進五間,前四進前有廊軒,第五進為雙層0。東側有廂房一排6間,共有房間36間。窗、梁、廊檐雕刻俱精。第一進門楣上原有匾額曰“太史第”三字,文革時匾牌被毀。五之堂建筑均為清中期特征,梁架為“月梁”,兩層樓房梁架雕刻精細。外墻山尖磚雕裝飾考究,下檐有一方形鏤空磚雕。劉氏先祖于明正統(1447)年,從蘇州遷到寶應,此宅為十二世祖劉彥矩(太史第)的住宅,以《中庸》問政篇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而命名為五之堂。劉氏祖輩為書香門第,詩禮之家,出現許多杰出學者,其中劉臺拱……[詳細]
蘇中公學紀念園
  蘇中公學紀念園位于寶應縣曹甸鎮金吾莊。1944年2月, 蘇中區黨委、蘇中軍區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指示精神,決定以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九分校為基礎,成立蘇中公學。1944年4月,蘇中公學在《蘇中報》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簡章上明確:為培養抗戰建國人才,招收初高中畢業的有志青年入學。學校設有政治、文化、軍事、財政、民主等專業,學制半年。軍事系只要求初中畢業,其它系需要高中畢業。這條消息使大批的熱血青年大為動心,紛紛決定報考相關專業。1944年5月初,從蘇中各地區分批來到蘇公的學員,先后到達寶應縣東北地區的曹甸安豐一帶,蘇中公學的學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來源,一是各分區、縣選送的干部;二是通過招生簡章向社會上招收的學生;三是淪陷區地下黨組織輸送來的進步知識青年,其中也有地方黨政干部、地下黨員和一部分……[詳細]
127、寶應湖 AAA國家級濕地公園
寶應湖
  寶應湖位于鹽城金湖公路西不員處,屬淺水、封閉型湖泊。據明代《隆慶縣志》載:“清水湖在縣南,東西長十二里,南北闊十八里,西南連汜光湖;汜光湖在縣西南十五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闊十里,南會津湖,西通灑火湖;灑火湖在縣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陽河,東北入汜光湖;津湖在縣南六十里,東通大運河,西北會汜光湖,清水、汜光、灑火、津湖匯合為一,人稱寶應湖”。隨著地理的變化和區劃的調整,如今的寶應湖南連高郵湖,西接金湖縣,北會白馬湖,總面積約140平方公里,分屬寶應、金湖兩縣管轄。 ……[詳細]
128、縱棹園 AAA
縱棹園
  寶應縱棹園位于寶應縣城中心葉挺路和安宜路的交匯處,占地68畝,三面環水,典雅清秀,別具一格。清潘耒《縱棹園記》曰:“水之潴者因以為陂,流者因以為渠,平者為潭,曲者為澗,激而奔者為泉,淳而演迤者為塘、為沼。”縱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臨波泛舟、修身養性的最佳去處。清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喬萊因不滿仕途污濁,罷官歸里后修建了私家園林,取名縱棹園,用以潛心讀書,吟詩作畫。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贈建畫川書院。清末民初改為安宜學堂、民眾教育館,后被日軍盤踞,園林遭到毀壞。解放后,園林由當地政府修葺一新,頗具規模,定名為寶應縣人民公園,直至1982年恢復原名——縱棹園。縱棹園大門上方懸掛著“縱棹園”匾額,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大門兩側,雄踞著一對潔白、威嚴的石獅。相傳,早年城北有一……[詳細]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
  九里一千墩漢墓群位于寶應縣射陽湖鎮境內,從射陽湖鎮趙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鄉的天平莊附近,東西長約4.5 公里,在此范圍內,墓墩數以千計,若懸盂覆釜,史書上說項伯和建安七子陳琳墓在此,射陽湖鎮原是漢代射陽縣的治所,在其西南約1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星羅棋布地分列著許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射陽墩”,因土墩數量很多,后來人們俗稱為“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這些較為集中的土墓為我們了解漢代射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提供了內涵豐富的實物資料。 ……[詳細]
祭墩、竹墩、奤墩
  祭墩、竹墩、奤墩奤墩漢墓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射陽湖鎮射南村崔橋組。墩呈方形,南北長58米,東西寬60米,占地面積3480平方米,覆釡狀,存高約3米,西北角因村民取土已缺損。封土墩上長滿農作物,并有現代墓葬。在墩附近,曾采集到漢代陶片、瓦當等。奤墩漢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里一千墩漢墓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射陽湖地區漢代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揚州漢墓群
  揚州漢墓群 在射陽湖鎮西南約1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星羅棋布地分列著許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射陽墩”。因土墩數 量很多,后來人們俗稱為“九里一千墩”漢墓群。這些較為集中的土墓為我們了解漢代射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提供了內涵豐富的實物資料。 ……[詳細]
132、揚州荷園
揚州荷園
  揚州荷園 位于寶應縣水泗鄉新區的西側的荷園,總面積近兩萬畝,其中荷藕種植面積1.5萬畝。水泗鄉地處寶應縣東蕩,位于揚州、鹽城、淮安三市交界處,素有“水鄉澤國”之稱。荷藕種植面積達8.5萬畝,總產量達10萬噸,建有省級荷藕脫毒苗培育技術示范園和省級無公害荷藕生產基地。1998年,以水泗鄉為主要荷藕生產基地的寶應縣被國家農業部等六部委命名為“中國荷藕之鄉”。水泗荷藕,自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明朝洪武年間已有種植荷藕的史書記載。每逢中秋佳節,民間有選用—上等連枝藕供奉月亮和吃藕餅的習俗。清朝雍正年間,水泗藕粉被選為皇室貢品,譽為“鵝毛雪片”。  關于水泗荷藕,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寶應的五湖四蕩原來是白水一片,只長些蘆葦、蒲草。有一回,天宮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散步來到瑤池![詳細]
133、揚州八寶亭
揚州八寶亭
  揚州八寶亭八寶亭歷經滄桑,是歷史風云變幻的見證。文人雅士、騷人墨客每至于此,總要憑吊一番,留下不少詩詞歌賦。明吳敏道詩說:“萬木河干秀,千年寶氣浮。家家事蠶作,拾得采桑鉤!薄安缮c^”即為八寶之一。清寶應縣令岳東升則這樣描述:“一日昧爽,過其處,見云氣殊常,備諸色相,或明如珠,或潤如玉,或繽紛交互,如紫翠玄黃諸瑰偉并陳而借采然。嘻!霏霏乎,煜煜乎,萬態奇觀,昭回天地,即真如登受時或未乃爾!贝笏龄秩,筆下景致真個妙如仙界。八寶亭現坐落在城中心的縱棹園里。進了素磚。高瓦的園門,走過垂柳依依的石路,踏上溪流涓涓的小橋,那飛檐翹角、凌然欲飛的八寶亭就躍人了你的眼簾。遠遠地,趙樸初先生書寫的餾金大字“八寶亭”赫然醒目。拾階而上,佇足亭內,八面來風,近聞鳥語花香,遠眺旭日東升,悠悠然如臨仙境。夕陽西沉……[詳細]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揚州周恩來少年讀書處1997年,周恩來少年讀書處被命名為首批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5日,在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底,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位于寶應縣城水巷口3號,原為周恩來外祖父陳沅的身世宅第。整個建筑為明清風格,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間。讀書處大門朝北,北樓古樸莊重,門楣上方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親筆題寫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橫匾。從正門向前是一和要青磚鋪就的甬道,甬道的盡頭是照壁,左右兩側是兩個四合院。東院為當年生活起居區,有磚木結構房屋七間,一道回廊將上下堂屋和南邊小院連為一體。庭院中間一株臘梅和一盆碧荷清香撲鼻,生機盎然,讓人清晰地感受當年主人的高潔品行和情操。面南上堂屋三間。正……[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一级精品偷拍性视频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