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峽鳴翠谷AAA 三峽鳴翠谷,位于宜昌市點軍區紫陽村葛洲壩大壩南側,是國家AAA級景區。鳴翠谷由“野鳥鳴翠谷,流水唱歡歌”的意境而來。谷中樹木蔥蘢,怪石千變,野花叢叢,野鳥爭鳴。進入鳴翠谷,只見溪水清澈,樹藤滴綠;漫步谷中,只聞百鳥啁鳴,伴著叮咚泉水、沙沙醉葉,儼然從天上飄下一首曼妙的樂曲,不覺神清氣爽,如入仙境。谷中的紫陽龍洞、天官廟……[詳細] |
![]() | 當陽沮河沿岸分布有數百處巖屋,經初步研究,巖屋開鑿年代早至漢朝,晚至清代。當陽歷史上兵匪禍患嚴重,巖屋是豪紳大戶為躲避兵匪禍患請當地石匠開鑿。沮河巖屋群是迄今國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巖屋群落,現為宜昌市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申報省文物保護單位。巖屋在全國并不多見,當陽巖屋數量多,保護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和旅游開發價值。 ……[詳細] |
![]() | 香溪位于長江西陵峽口寬谷段,在宜昌市興山、秭歸境內。這里有一條從神農架潺潺南來的長江北岸的支流,就是舉世聞名的香溪河。秀麗的香溪河,相傳是漢明妃王昭君曾在溪中浣帕,使溪水變香,故而得名。從神農架流淌而來的這條溪水,首先投入昭君故里——寶坪村的懷抱。這段溪水碧綠如黛,兩岸花紅柳綠,桃杏滿坡,桔樹成林。特別是春天,香溪中游……[詳細] |
![]() | 鏈子崖風景區AAA 鏈子崖景區位于長江西陵峽南岸,屹立于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之間,因“鏈子鎖崖”而得名。在神秘的北緯30°線上,西陵峽兵書寶劍峽峽口,有一座布滿裂縫的大山壁立大江,這就是名聞遐邇的鏈子崖。鏈子崖早年名叫“鎖住山”、“鎖山”。《歸州志·山水》載:香溪“東流三里為兵書峽,又名白狗峽。峽南石壁中折,廣五尺,相傳有神力關鎖,歷久……[詳細] |
![]() | 三峽截流紀念園景區,位于三峽大壩右岸下游800米處,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投資3000萬元。是以三峽工程截流為主題,集游覽、科普、表演、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景區分入口區、演藝眺望區、遺址展示區和游樂休憩區等4個區域,由截流記事墻、演藝廣場、親水平臺、幻影成像、大型機械展示場、攀爬四面體、平拋船等……[詳細] |
![]() | 白馬峽谷位于湖北宜昌西北12公里,西陵峽口北岸,—游洞旁,下澇溪上游,宜昌縣三個鄉鎮的交界處。入口處位于離江家廟4公里處的金獅洞鄉白馬嶺村附近,出口處位于曉峰風景區下牛坪懸棺區,壘長約20公里。峽谷兩岸山勢陡峭險峻,垂直高度數十米.最窄處僅3米。谷內飛瀑流泉,碧潭花谷,前路蜿蜒沒入巖壁.蔥郁的樹術義掩住來時路。谷內動植……[詳細] |
![]() | 中華鱘研究所位于宜昌市夷陵區黃柏河江心島上,占地12公頃。是國內唯一一家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的專業科研機構,自1982年建所以來的20年時間里,累計人工繁殖并向長江中放流多種規格的中華鱘近500萬尾,有效地補充了中華鱘的種群數量,使中華鱘這一珍稀物種不因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的建設阻斷其洄游通道而滅絕。在中華鱘人工……[詳細] |
![]() | 綠蘿植物園是宜昌市城區唯一一塊以植物科普為特色,集植物生態、科普、游覽、休閑為一體的公共綠地,總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它于一九九九年被列入第一批實施永久性保護的城區公共綠地之一,二000年十月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園內現有珍稀植物品種400余種,其中有像水杉、珙桐、銀杏、金錢松、鵝掌楸、七葉樹等受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植……[詳細] |
![]() | 船出西陵峽,遙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綠樹叢中,有一座紀念中華民族之母的嫘祖紀念館。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銘文列為峽州古跡,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參天,當時西陵山廟已形成相當規模。古西陵山是祭祀軒轅黃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廟卻毀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軍的炮火。無情的歷史,記下了國土遭蹂躪、人民被-、……[詳細] |
![]() | 情人泉AAA 野人谷漂流屬于溪河自助探險河流,位于三峽門戶的第一大支流黃柏河上,以峽谷雄峻、溪水湍急而聞名。七里峽、三里花,放排漢子奈何不了它!傳唱至今。漂流全部采用雙人橡皮艇,漂流全程5公里,歷經3關18灘,讓您放漂心靈之舟,體驗澎湃熱情,盡享探險征服之樂。在野人谷附近,還集中著一批自然景觀和人文奇觀,情人泉是我國唯一一處集洞、泉……[詳細] |
![]() | 湖北宜昌世界和平公園地處夷陵長江大橋北橋頭東側,長458米,寬47米,占地面積26400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12440平方米。世界和平公園以一只展翅飛翔的和平鴿為背景,中心由各種花卉和灌木組成五大洲世界地圖圖案,多條花崗巖道路環繞,100只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漢白玉和平鴿棲息在草坪和奇石上,表達了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向往……[詳細] |
![]() | 宜昌兒童公園,位于湖北宜昌市兒童公園始建于1956年,原名西陵公園,1986年更名為兒童公園。宜昌市兒童公園地處城區中心,由主體公園、歐陽修公園、珍珠路綠化區組成,總面積14.83萬㎡,素有“城市之肺”的美譽。主體公園東起夷陵路,西至培心路,南靠云集路,北依西陵一路,占地面積12.91萬㎡。歐陽修公園于2001年10月……[詳細] |
![]() | 位于西陵峽內長江南岸,距重慶市區620千米,是長江三峽中最大的古建筑群。黃陵廟屋宇古樸,禹王殿金碧輝煌,廟門上“古黃陵廟”四個大字書法嫻熟,筆力蒼勁。……[詳細] |
![]() | 張飛擂鼓在西陵峽一旁,有一圓柱形石臺,從江邊拔地而起,立于江邊一巨型石臺上,臺面直徑約8米,上有張飛擂鼓石像。相傳為三國蜀漢武年間(公元221年至223年)張飛任宜都(今湖北宜昌)郡守時所筑擂鼓臺遺址。據《三國志·蜀書》記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劉備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張飛任命期間在此擂鼓練兵,因此而得名。……[詳細] |
![]() | 昭君井又稱楠木井。在昭君故里附近。井水清澈碧綠,四季不竭,冬暖夏涼,清甜可口。井臺經石筑成,中嵌楠木,清晰可見,旁立石碑,上刻“楠木井”三字。相傳此井為昭君當年汲水處。原先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澄碧清亮,村人紛傳是昭君出世驚動黃帝,令黃龍搬來龍水所致。后昭君之母忽夢黃龍欲逸,井水將涸,村人即從酉蜀秀……[詳細] |
![]() | 昭君臺在昭君故里對面妃臺山。相傳是昭君幼年拾柴勞作之處。人宮前她留戀家鄉,登山回眺,因以“妃臺”名山。昭君入宮后,鄉人“筑臺而望”,至今猶存臺基遺跡。據記載,漢時在此立有昭君祠,唐建有昭君院,宋立有昭君故里碑,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曾重修昭君院,清光緒十年(1884年)秋,在此重立昭君故里碑,如今碑文尚存。建國后,……[詳細] |
![]() | 桃花村原名桃樹坪,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口北岸的宜昌市南津關。她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占地面積80余畝,南臨長江,西與白馬洞比鄰,東面有長江索道,遠眺可見葛洲壩、三游洞。因當地由古至今以桃花聞名于世,故有桃花村的美名。相傳,西漢元帝時南郡秭歸(今湖北興山)王昭君應選入宮,乘船自長江三峽而下,在南津關棄船,換乘龍鳳驛車北上。桃……[詳細] |
![]() | 香溪又稱昭君溪。由發源于神農架的九沖河與龍口河匯流而成。上起興山縣城西北皂角樹,流經昭君村前,至秭歸縣城西7.5公里香溪口匯入長江,全長37公里。相傳西漢元帝時和親匈奴的王昭君入宮前在此面水而居,常在溪邊烷洗,因洗滌了香羅帕,致使溪水芳香四溢,因名“香溪”。溪水湛藍碧透,溪底彩石斑斕;兩岸峰巒峻秀,宛如畫屏;沿河綠蔭夾……[詳細] |
![]() | 位于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是清江小三峽(平洛峽、巴山峽、伴峽)中最上游的一個大峽谷。東起招來河,西止龍池,全長5公里,峽內奇峰高聳入云,薄刀嶺直插藍天,兩岸景色如畫,春來百花爭艷,鳥語花香,秋到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猿吠鸛啼樹搖風,舟犁碧玉石裁天。“伴峽三望”為人所頌。一望獅子洞,洞中心由于地下水長期浸蝕形成的……[詳細] |
![]() | 從宜昌走高速公路到長陽縣城右行數公里后再盤旋而上,一個小時便到了三峽地區檔次最高的避暑勝地——天柱山避暑山。站在天柱山避暑山莊的觀景臺前,腳底群山,重重疊疊,如狂風掀起的巨浪,景色之美,讓人感慨 ,暑天清涼如春,即使是酷暑天氣,晚上睡覺也要蓋棉被,加之按三星級賓館建造,使這里成為三峽高山地帶檔次最高的避暑場所。站在避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