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獅洞AAAA 金獅洞在舉世聞名的長江西陵峽口,位于宜昌縣城小溪塔北17公里處,是一處藝術迷宮。金獅洞深1853米,寬48米,呈丁子形,洞口與洞底高差達59米,分上、中、下三層,已開發的空間約20多萬立方米,經中法洞穴考察團專家考證,該洞是距今約100萬年歷史的石灰巖溶洞,其石質之嫩潤,物象之奇美、景點之密集、布局之精巧,屬國內少見。……[詳細] |
![]() | 石門洞又稱龍王洞。在宜昌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筐覆山。因洞口原有兩石如門,故名。石洞中一水潭,約有14平方米,水清如鏡,不盈不涸,冬溫夏涼,有“龍潭仙揪”之稱。昔日洞內有佑圣宮、臥云樓、觀音寺、龍王殿等建筑,被譽為“桃源仙靈之窟宅”。歷代騷客至此作詩題詞銘之于石頗多。現古建筑頹廢,尚有清代學者王柏心所寫《游石門洞記》、書……[詳細] |
![]() | 天湖有的不僅是自然風光,新開發的軍事項目,玩起來真是其樂無窮,軍事拓展訓練場、打靶場、狩獵場、弓弩射劇場,還有軍事障礙訓練,實彈射擊訓練、野外生存訓練、水上泅渡訓練等多個項目。通過軍訓使受訓者把握基本的軍事知識,在體力和智力上面得以加強,培養和增強團隊協作精神。景區掃描:風景秀麗,鳥語花香,出神如畫的天湖風景區,位于伍……[詳細] |
![]() | 玉泉寺鐵塔位于湖北省當陽縣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東麓玉泉寺門前,全稱“如來舍利寶塔”,又稱當陽鐵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務本禪師領工鑄建,它是我國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層)、最重(十萬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鐵塔。工藝精湛,造型挺秀典雅。鐵塔建在磚石基臺上。八角、十三層,仿木構樓閣式,總高17.……[詳細] |
![]() | 長江三峽工程壇子嶺旅游區是三峽壩區最早開發的景區,于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1997年以來,湖北省宜昌市陸續加大……[詳細] |
![]() | 石牌抗戰紀念館抗戰第一館——石牌抗戰紀念館公元1943年5月,為保衛陪都重慶,15萬中-隊圍繞石牌與10萬日寇展開了殊死拼殺,取得了被譽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輝煌勝利,粉碎了日寇覬覦重慶的美夢,成功地阻截了日寇進犯大西南的鐵蹄。此戰是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場以弱勝強的一次著名戰役。石牌抗戰紀念館是三峽地區第一個綜合……[詳細] |
![]() | 三峽大壩-屈原故里旅游區AAAAA 三峽大壩位于宜昌縣三斗坪鎮,下距葛洲壩40公里,整個工程由攔江大壩、水力發電廠和通航船閘組成,攔江大壩建在中堡島上。三峽水利樞紐是綜合治理與開發長江的關鍵性工程,三斗坪一帶河床開闊,兩岸花崗巖基堅硬、完整,所以長江三峽工程選址在這里。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后,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游、保護生態、凈化環境、開發性移民……[詳細] |
![]() | 五峰興文塔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南門外稻場拗山上。清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傳說五峰城及其周圍地脈輕浮,毗鄰長陽城及其周圍地脈凝重,地氣外溢難出棟梁之才,因建此塔以鎮之。塔基石建,身磚砌,頂銅制,七層六角,通高30余米。底層塔門上嵌長3尺許,寬2尺余石額,鐫“興文塔”三字,左右嵌石條,刻“云梯直上欣題雁,天闕遙開穩步鰲……[詳細] |
![]() | 三峽奇石村占地150余畝,分自然景觀、奇石經營、精品展館、生育文化奇石館四大部分。主館“凌波樓”依山傍水,古樸雄偉,總建筑面積1897平方米。三個展廳收藏三峽地區數十類藏品千余方。諸如畫面清新的清江石、造形奇特的云錦石、色彩豐富的神龍石、歷史深無的古化石、五彩斑斕的瑪瑙石等等。生育文化奇館,它是將生育文化融入天然生成的……[詳細] |
![]() | 宜昌馬鈴巖旅游風景區,是距宜昌市區最近、有天然在瀑布和奇峰異石的惟一景觀。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天然礦泉,水流不斷,萬花叢中,百鳥爭鳴。銀色飛瀑,從天而降,直落狀如馬鈴的巨巖之巔,此乃天下一絕,蔚為壯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許是詩仙李白曾到此一游,才涌出如此千古不朽佳句。風景區內有馬王夫妻巖、雷火馬鈴、……[詳細] |
![]() | 介 紹 : 東山游樂園位于宜昌火車站之上,能縱覽宜昌市中心全景。園內設有市內唯一一架過山車,還可以騎上高頭大馬在小坡上漫步,同時園內設有烈士陵園,是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交 通 : 東山游樂園就在宜昌火車站邊上,離宜昌長途汽車站僅兩站路。宜昌市內多路公交可以直達,而且宜昌的出租車也很便宜(僅需5元)。 鄰近……[詳細] |
![]() | 介 紹 : 在興山縣城西北25公里。是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李來亨聯明抗清的重要遺址之一。“永歷七年(1653年)李來亨等率眾至興山”,以茅麓山為據點,以此寨為門戶,并于寨東北坡七里坪“壘石為門”設置哨卡,聯合其他抗清力量,堅持斗爭達“一十二年”。康熙三年(1664年),遭清軍圍攻,雖英勇抗擊,終因眾富懸殊,退守茅麓……[詳細] |
![]() | 導 游 : 秭歸玉虛洞屬于石灰巖溶洞,洞中有清泉長流。去玉虛洞最好選擇夏季和秋季,洞中涼爽宜人,并且秋天還可以品嘗當地特產——蜜桔。 介 紹 : 秭歸玉虛洞位于秭歸縣香溪鎮東2公里的譚家山麓,為石灰巖溶洞。其歷史悠久,相傳遠在唐天寶五年(746年),即被四川獵人發現,從此探奇者不絕,成為西陵著名的風景點。 玉……[詳細] |
![]() | 夷陵廣場是宜昌市中心廣場,于1997年三峽工程截流前夕(11月3日)建成開放,占地面積5.52萬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積3.2萬平方米。廣場采用主副軸線構圖,全開放式設計,突出以綠化為主題、夜景為特色、凈化環境為重點,有各種燈具852盞,1個音樂噴泉,花壇15個,飼養以白色為主的廣場鴿1000余只,種植喬灌木8科14種28……[詳細] |
![]() | 介 紹 : 五爪觀風景區位于湖北長陽賀家坪鎮與高家堰鎮交界處,五爪觀因五爪瀑布和道觀合名而成,今有五爪瀑尚存,道觀遺址依稀可見。景區內峰、谷、瀑、崖、洞等自然景觀十分豐富,具有奇、壯、幽、險等特色。其人文景觀有當年香火盛極一時的道觀遺址、穆桂英舂藥處、三國點兵臺、抗戰遺址、中國地圖村(石城村),并有撲朔迷離的遠古神話……[詳細] |
![]() | 長陽人遺址位于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鐘家灣村,距長陽龍舟坪縣城45公里,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于這里,“長陽人”的發現,證明在遠古時期,長陽境內就已有人類生存活動。遺址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化石洞呈兩邊分布之勢,一左一右,一個傾斜,一個稍平直。1956年以來先后……[詳細] |
![]() | 白馬洞位于宜昌西北長江三峽西陵峽口。它面臨長江,左鄰葛洲壩水利樞紐,右倚下牢溪,與名揚天下三游洞隔溪相望。相傳,白馬洞是因唐僧師徒四人及白龍馬西天取經路過此地,白龍馬曾在此山洞寓居而得名。有關白馬的佳話,早就在古夷陵一帶流傳。白馬洞風景區景色宜人。步入景區,由13塊巨大的漢白玉筑成,重98噸,高6.68米,長8.8米白……[詳細] |
![]() | 仙人溪生態旅游區位于宜昌市西陵峽口風景區內,距宜昌市中心10公里,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A級旅游風景區。旅游區由仙女索道、仙鶴洞和仙人溪三部分組成。仙女索道全長888米,高低落差123.8米,上掛68把雙人坐椅,是宜昌市惟一一條旅游觀光索道。坐在索道上,可飽覽仙人溪秀色,令人心曠神怡。仙鶴洞全長1180米,洞穴面積3……[詳細] |
![]() | 下牢溪發源于宜昌縣的牛坪埡,自北向南流經柏木坪、白馬嶺、覃家廟、姜家廟,至南津關注入長江,全長26.7公里。相傳遠古時期,治水英雄大禹之父鯀,為了懲治一條孽龍,將其鎖在下牢溪底,溪名因此而得。下牢溪清澈見底,碧澄如玉,兩岸奇峰竟秀,飛泉鳴琴,景致幽靜美妙,秀麗動人。行至下牢溪幽谷之中,仰望兩岸重山峻嶺,石門、石鼓、老虎……[詳細] |
![]() | 西塞國森林公園AAA ![]() 西塞國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宜昌市夷陵區境內,2015年1月晉升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分西塞國片區和筆鋒洞片區,經營面積8630.47公頃,其中林地面積8525.6公頃。西塞國片區位于樟村坪林場境內,由九寨砦灣、圈椅淌、望江山、西塞國四大景區組成,最高海拔1970米,以原始森林內有極為少見的高山杜鵑群落和大面積屬罕見南方高山草甸……[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