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AAA ![]() 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以景觀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運動健身旅游為主體,集工程景觀、水域景觀、生態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身,為生態型文化主題園林。其工程景觀有被譽為中國“水上長城”的黃河堤防、險工、涵閘等;有“懸河”之稱的黃河。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是緊鄰濟南市城區北部,景區南大門直通濟南市中軸線――濟洛路,南依北二環路,濟青高速“零”點和京福高速濟南西下口靠近風景區,交通便捷?傮w規劃面積約為990公頃,是水利部黃委會“三口”重點規劃之一。2003年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一、旅游資源中心景區花草茂密,林木蔥郁,堤防偉岸,懸河其上,大壩飛峙……[詳細] |
![]() | 濟南市黃河森林公園是繁華都市人休閑娛樂度假游玩的絕佳境地。公園有濟南市唯一的3華里的森林環圈跑馬場,可使你一展騎士的風采,帶給你驚心和刺激。公園新辟5000平方米的大型燒烤區,燒烤設施齊全,令你嘗試野炊樂趣。公園種植無公害特種蔬菜,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公園有1800平方米的釣魚池;還設有森林跑車、旱冰場、臺球、乒乓球、射箭、射擊、兒童游樂廳等娛樂項目。公園有許多可觀賞的各種花卉草木;浪漫林蔭道;名貴美國茶花基地;五一節期間,園內槐花盛開,可適當摘作美味佳肴。公園有草原風情的蒙古包及鄉村特色的小木屋,是家庭、情侶盡情瀟灑的好去處。公園新建設大型樂園,內設轉傘、寫意大渡河、訓練蕩板、迷宮、云梯、吊……[詳細] |
![]() | 濼口黃河鐵路特大橋位于濟南市區北部,是津浦鐵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橋,濼口黃河鐵路大橋是近代史上世界列強掠奪中國主權的見證。大橋建成之后,此地成為北達京津、南至滬寧的重要交通樞紐。正因如此,在戰爭年代這條鐵路也遭受了嚴重創傷。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津浦鐵路進行了全面技術改造,大力進行橋梁加固和線路維修擴展,運輸效率顯著提高,通車能力不斷擴大,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濟南鵲山都市農業觀光示范園位于黃河北部鵲山腳下的鵲山南居社區,與鵲山水庫和鵲山龍湖水景園相鄰,濼口浮橋北一公里路西,交通便利。園區規劃面積826畝,以保護和開發北園蓮藕為主題,打造黃河邊第一家蓮藕博覽園,并以此以展示平臺,發揮龍頭帶動,創建“鵲山金寶”農產品知名品牌,把園區打造成集生產、生態和生活功能齊全的全市一流都市農業園區。園區分為蓮藕種植觀光、水產養殖與垂釣、珍禽養殖、種植采摘、娛樂游玩、餐飲文化六個功能區。已建成有機蓮藕種植區300畝,冬暖大棚12個,溫室鋼架大棚2個,垂釣中心6000平方米,古樂園1200平方米,生態采摘觀光長廊400余米,觀荷長廊200余米等設施,園區已開始初步運營……[詳細] |
![]() |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位于濟南市天橋區北園鎮濼口村北黃河之上。1909年初開工,到1919年11月竣工,是當時英德合修的津浦鐵路的第一大工程,也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懸臂梁式鐵路大橋。該鐵橋也是一處具有革命意義的紀念地。1977年被命名為“周總理視察濼口黃河鐵橋紀念地”,列為第一批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黃河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峰。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一個橋墩被沖毀,周恩來總理得知后,立即趕到鄭州視察,直到午夜才離開;氐阶〉,周總理又聽說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也出現了險情,便不顧勞累,于8月6日上午又飛抵濟南視察。為了不影響運輸任務,周總理通知濟南鐵路局,上橋察看時不要耽誤列車通過。當……[詳細] |
![]() | 藥山,位于濟南市區西北部,北依滔滔黃河,南與北馬鞍山相對,東連城區,西為平疇沃野。藥山海拔125米,為輝長巖。在黃河南岸眺望藥山,其大小九個山峰,如同形態各異的蓮花,故名“九頂蓮花山”,是濟南“齊煙九點”之一! ∷幧,因生產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石頭而得名!洱R乘》載:“藥山,出陽起石,極佳”。除此之外,山上還盛產半夏、遠志、千頭菊、菌陳、柴胡、生地等多種藥材。古書記載,藥山曾是我國古代醫圣先師扁鵲的采藥地。藥山歷史久遠,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0世紀30年代前,藥山除盛產藥材之外,山上柏樹參天、綠蔭綿綿、泉水不絕。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山上都舉行大型的山會(廟會),遠至河南、安徽,……[詳細] |
![]() | 清河集團公司隸屬濟南市天橋區北園街道辦事處清河社區,位于風景秀麗的大明湖畔,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轄清河、荷香村兩個居委會。改革開放以來,清河人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進取、開拓創新,使清河村由一個以種菜為主的小村莊逐步發展成為以第三產業為龍頭,集工業、商業、房地產和旅游服務業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山東省計劃單列企業、全國特大型鄉鎮企業。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胡錦濤、江澤民、李鵬、-、-、-等曾先后來清河視察工作,社會各界人士也多次到清河參觀學習,一致對村里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被評為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勵著清河人永不停步,不斷創造新的輝煌![詳細] |
![]() | 濟南動物園始建于1959年,位于美麗泉城的北部,占地60余公頃,是我國大型動物園之一,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及中國動物園協會命名為“全國十佳動物園”。園內一山(金牛山)、一湖(金牛湖)、兩河(小清河、工商河),花木扶疏,綠草如茵,路徑曲折,各種動物的生態化展示區隨地勢分布在環山路兩側。自然生態環境渾然天成,人文景觀古色古韻,動、植物種類豐富,有各種喬灌木近百種,包括黃連木、七葉樹、銀杏、水杉等古樹名木十余種;還有金牛閣、夕照亭等一批古建筑,及韓美林、啟功作品——雄渾精美的天下第一牛;展示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200余種,3000余頭(只)。園區分為動物展區、娛樂游玩區,科普教育區,餐飲服務區……[詳細] |
![]() | 張養浩墓位于山東濟南。東臨西濼河,西臨清河北路,南、北河塘相抱。墓為土筑,高1.9米。墓地有親屬墓葬4座,有明清所立墓碑4方,石雕石獅2尊,“四奇石”之一的“麟石”1塊,石龜1尊。墓地植有松柏、楊柳等樹木,森林秀蔚。張養浩墓1979年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正式辟為公園。張養浩墓公園在墓葬墓碑面向一池人工小湖,四周垂柳蔭蔭,芳草碧波,雖然臨近公路,車眾繁雜,但公園內翠幽清靜,常有老幼攜手踱步,愜意非常。2011年5月,據說附近近幾年會修建北湖,北湖將南通大明湖、北連小清河,水屯北路將從園內經過,把張養浩墓包含其間,成為北園大街附近最大的園林湖,期待北……[詳細] |
![]() | 景區稱號: 好客山東農家樂 (三星) 達仁農場是濟南市首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食用百合種植基地,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園區種植百合100余畝。地址:天橋區大橋鎮北2公里特色景觀:環境優美,農業景觀特色明顯配套服務設施:可就餐自駕車指南:從濟南市泉城廣場到達仁農場,駕車約20.9公里/25分鐘:1.從濼源大街出發2. 順河高架路3. 北園高架路4. 二環東高架路5. G1046. 濟南黃河大橋7. G104到達仁農場停車場信息:有停車位……[詳細] |
![]() | 五龍潭又稱烏龍潭,古稱凈池。方圓2313平方米,深7米,與其周圍二十余泉統稱“五龍潭泉群”。據《濟南山水古跡考略》載:“潭深莫測,每逢天旱,禱雨輒應……世神之,祀五方之龍神焉,故稱五龍潭”。潭畔昔日有“五龍宮神祠”,又稱“龍祥觀”、“凝碧宮”,祀五方神龍,后傾圮。潭池以自然不駁岸,岸邊綠柳籠蔭,潭北潭東,疊有假山,上有“淵默亭”,潭西建名士閣,于上可觀潭中錦鯉。秦瓊故居秦瓊,字叔寶,濟南人,唐初名將,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胡國公。世傳顯貴后建府第于五龍潭,今遺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石碑一方。……[詳細] |
![]() | 膠濟鐵路濟南車站于1915年建成使用,為德式建筑,是一字型不對稱,兩層樓高。大廳原為12米高大廳,后被日本人加層,又打通東西兩座副樓。大廳內部均為大理石砌成,地面有五組太陽拼花;東墻上有獅頭水池遺物。西墻有打成門的原售票窗口。東樓為普通和貴賓候車室,西樓為獨立外門,經營旅館和商貿。外墻以六顆愛奧尼克柱、落地窗及五彩玻璃奪人眼目。這里的西樓成了“濟南鐵路美術館”;東樓為“百年膠濟鐵路陳列館”,大廳有標牌介紹膠濟鐵路發展史和建筑介紹。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原膠濟鐵路濟南站近現代建筑群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共山東省領導機關舊址位于原地處東流水街111號,1987年辟建五龍潭公園時,拆除東流水街,舊址遂位于公園內。為一座二層質樸小樓,青磚砌體,小瓦覆頂。1925年3月,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選擇此處為機關辦公所在地。同年,任弼時、鄧中夏、關向應等來山東視察工作,指導山東黨的工作,F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東木故居及東元盛染坊舊址位于濟南市天橋區制錦市街道錦纏街15、15-1、24、47號,錦屏街7、9、11、13號,年代為清、中華民國。2015年6月23日,張東木故居及東元盛染坊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濼口清真寺,又稱北濼口清真寺,位于濼口渡口北岸路西。始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其建筑毀于黃河水災。同治三年(1864年),在原址復建,1932年整修擴建,遂成現狀。該寺院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大門東向,門楣匾額為隸書“清真寺”。禮拜大殿坐西朝東,與背部望月樓(高二層)連體,建筑面積80平方米,磚木結構,建筑堅固而精巧。進入望月樓,由殿內經“米哈拉布”(淺窯)拾階而上。寺內有南、北配房各3間,分別為沐浴室和阿訇住室。北濼口清真寺因年久失修,已無法使用。1993年重建濼口清真寺,位于濼口南區,占地面積1254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平方米,1995年3月啟用。磚混結構,琉璃瓦覆頂,釉磚面磚貼面……[詳細] |
![]() | 膠濟車站舊址位于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車站街東側,歐式建筑。站房大樓于1914年動工,19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898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其中允許德國在山東建造由青島經濰縣、博山和經沂州、萊蕪到濟南的兩條鐵路。1904年,膠濟鐵路自東向西鋪到濟南,不久由英、德兩國出借款項建造的津浦鐵路也鋪到濟南。因統轄權不同,兩座頗具規模的車站相距數百米獨立設置,均為歐式風格。20世紀30年代以前,兩座火車站曾經同時使用。直到1937年底侵華日軍占領濟南時,為了配合分區管理,將兩座車站進行改造和擴建,第二年將膠濟鐵路濟南車站并入津浦鐵路濟南車站。1939年兩條鐵路接軌,膠濟鐵路濟南站被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