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通市 > 崇川區(qū)旅游

崇川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61、城市綠谷 AAA
城市綠谷
  城市綠谷位于古港小鎮(zhèn)蘆涇港,始建于清朝末期,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系近代南通著名實業(yè)家之一陳維庸所創(chuàng),經(jīng)其子陳葆初擴建,占地面積一度曾達30余公頃;▓@取法英風格莊園式園林。是南通市乃至蘇北最大的私人花園和別墅區(qū),也是南通地區(qū)唯一保存相對完整的,融中、西風格于一園的獨特園林。園中既有西式復合住宅、車庫及仆傭房,也有傳統(tǒng)中式西院附房,再配以假山、荷花池等。游人徜徉其中,有時空交錯更迭之美妙奇趣?芍^用心奇巧、構思非凡。園內(nèi)奇珍異木2000多棵,品種有150種之多,樹齡在100-120年的就達20多棵。其中6棵120年的龍柏;一對120多年的姐妹櫸樹高達8米多;另一棵110年的香樟要4人才能合圍;而百年桂花沁人心脾;秤砣樹世之稀有。游人置身其中,恍如隔世。深深地吸一口氣,心曠神怡,延年益壽。經(jīng)過重……[詳細]
62、南通文峰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通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南通市城區(qū)東南古運鹽河畔,城區(qū)東南濠河畔,市區(qū)文峰公園北側(cè),有一組明清建筑,園林風光別具一格。這里史稱“五福寺”,現(xiàn)名“文峰塔院”,為南通市文聯(lián)、南通書畫院和個藝術館所在地。院內(nèi)有文峰塔一座,為南通三塔之冠。 文峰塔始建于明萬歷年四十年(公元1618年)。塔為青銅瓦,白墻紅柱,仿樓閣式。磚木結構,五級六角,每級均有小室,每面一門兩窗,內(nèi)設扶梯,外有護欄。飛檐翹脊,飾以龍首、仙人、走獸,系以金鐸。塔頂有剎,高10.33米,剎座作覆缽形狀,上置承露盤。剎桿穿以七重相輪,頂由仰月、園光、寶瓶構成,并用鐵索與塔頂相連,使寶塔顯得莊重華麗,挺拔高聳。塔身磚砌,每層塔門四隱四現(xiàn),上下交錯,六角攢尖頂,塔剎細長,上有相輪七重,腰檐伸出較長,檐角向上反翹,古樸優(yōu)美。 文峰塔高39米,雄……[詳細]
環(huán)西文化廣場
  環(huán)西文化廣場,位于西南濠河的東側(cè),北臨和平橋人民路,隔河與電視塔及躍龍路現(xiàn)代建筑群相呼應,南與勞動人民文化宮、總工會大廈相鄰,東與環(huán)城西路商業(yè)街相接,占地2.1公頃。由于地處市區(qū)繁華地帶,更愛人們關注,是反映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窗口。環(huán)西文化廣場作為濠河風景區(qū)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將充分反映出新世紀南通的精神面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以市民游覽觀光、文化娛樂、健身休閑為主題,融露天演出、音樂噴泉、石刻雕塑、園藝小品、綠化觀賞為一體的高品位文化休閑廣場![詳細]
南通民間藝術館
  南通民間藝術館位于南通市人民中路十字街八仙城內(nèi)。館內(nèi)展示南通民間多姿多彩的工藝,主要有雜染制品、采錦繡、絲綢繡衣、紅木刻件、哨口風箏等……[詳細]
梅林春曉(馬鞍山)
  馬鞍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風景區(qū)五山(狼山、劍山、軍山、黃泥山和馬鞍山)之一。介紹位于狼山向西500米處。馬鞍山西坡的梅林春曉是一座具有江南園林風味的建筑群。院內(nèi)曲徑連接7個亭閣,依山勢起伏聯(lián)成一體,造型別致,花木滿園。早春時節(jié),暗香浮動,是賞梅佳處。交通可從南通汽車站乘13路車至狼山再步行到達![詳細]
呂四風情區(qū)
  呂四風情區(qū),地處江蘇省海洋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的千年古鎮(zhèn)呂四港鎮(zhèn)。呂四港鎮(zhèn)又名鶴城,緊靠南黃海畔的呂四漁場和呂四漁港,既有眾多的海洋水產(chǎn)資源,又有十分豐富的海濱旅游資源。風情區(qū)景點主要有望海亭樓、垂釣中心、洞賓亭、海洋生物館等景致;開辟快艇海上觀光游覽、海灘踏浪覓蹤、踩文蛤曼舞及海味野餐、海濱游樂等項目,可領略“海文化”、“漁文化”的濃厚底蘊。……[詳細]
給水技術博物館
  給水技術博物館地處南通狼山風景區(qū)龍爪巖附近的狼山水廠內(nèi),西瀕水天一色的浩渺長江,南傍郁郁蔥蔥的黃泥山、馬鞍山,東臨一片開闊的翠綠桃園,東南方約1000米處是海拔108米的狼山。現(xiàn)代化的狼山水廠廠區(qū)白墻青瓦,飛檐翹角,小橋流水,綠樹紅花,好一座迷人的江南園林。入博物館大門,是一座高七米的“生命之源”雕塑。三條變形的古樸漢龍蒼勁有力,以此來表達給水事業(yè)的騰飛。館內(nèi)展出了人類用水的歷史,介紹了水的基本知識,講述了水資源的珍貴,闡明了水是生命之源,敘述了自來水的生產(chǎn)過程,講解了給水技術的要點,宣傳了節(jié)約用水的知識,展示了我國近代給水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通過參觀使人們增長對水的認識,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更加地自覺珍惜“生命之源”-水。.……[詳細]
個簃藝術館
  個簃藝術館位于南通文峰塔畔。建于1989年。王個簃先生是吳(昌碩)門弟子,國畫藝術大師。個老全面繼承了吳派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探索七十余年,有“當代缶翁”之稱。該館珍藏有王個簃先生親屬遵照個簃老先生遺愿向南通市政府捐贈的200余幅書畫作品及其珍藏的歷代名人字畫。  王個簃(1897-1988),名賢,字啟之,海門縣人。16歲到南通求學,篤好詩文、金石、書畫。27歲由諸宗元介紹,去上海為吳昌碩西席,兼從吳學書畫篆刻,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華藝術大學、東吳大學、昌明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上海美專教授兼國畫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上海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美術家協(xié)會和書法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為全國政協(xié)三、四、五屆委員。他三訪日本,1985年訪問新加……[詳細]
69、沈壽藝術館
沈壽藝術館
  沈壽藝術館建于1992年。位于南通風景秀麗濠河邊“南通縣立女工傳習所”(中國第一座刺繡學校)舊址。-(中國人大副委員長)題寫?zhàn)^名。該藝術館展示了我國近代刺繡大師沈壽的一組組歷史照片和刺繡實物,并詳細介紹了沈壽的藝術業(yè)績和其弟子的刺繡藝術精華。沈壽,原名雪芝,字雪君,號雪宦、別號天香閣主人,1871年出生于江蘇吳縣閶門海宏坊一個古董商的家庭。父親沈椿,強習書史,研究鹽法,曾在浙江任鹽官。他酷愛文物,富有收藏,后來開了一個古董鋪。母親宋氏,生有三男二女,雪芝排行第五,從小便隨父親識字讀書。家藏的文物字畫,給她豐富的藝術董陶,撥動了雪芝心靈中美的琴弦! √K州的刺繡素負盛名。尤其是蘇州城外的木瀆一帶,幾乎家家養(yǎng)蠶,戶戶刺繡,堪為“蘇繡之鄉(xiāng)”,小時侯,雪芝常去那里的外婆家,對奇妙的蘇繡藝術發(fā)生了濃厚……[詳細]
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
  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于1997年創(chuàng)建的,是我國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產(chǎn)、經(jīng)營為一體的專業(yè)博物館,下設藍印花布博物館藍藝研究所、藍印花布博物館明清染坊、藍印花布博物館的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展示部。該館整理收藏明清以來實物及圖片資料一萬多件,保存著大量優(yōu)秀的民間制品,出版了《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藏品卷、紋樣卷。2005年中國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為“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濠東綠苑81號類型:博物館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電話:0513-85108771……[詳細]
南通海底世界
  位于南通市體育會展中心圓球區(qū),即南通市工農(nóng)路-新體育會展中心一層。由臺州市中泰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fā),是一座集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旅游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大型海洋水族館,同時也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海洋主題公園。全館總體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設有:熱帶雨林區(qū)、兩棲爬行動物區(qū)、極地區(qū)、珊瑚礁魚類區(qū)、鯊魚觀賞區(qū)、海底隧道區(qū)等十大主題區(qū),集中展示各種海洋動物800余種,10000余尾。海豹表演:由兩只是來自渤海被我國列為二級保護動物的斑海豹表演家表演推球、仰泳、接環(huán)、頂球,它們還能夠看懂人類一些簡單的手勢和預言,在表演過程中經(jīng)常運用眼神和馴養(yǎng)員做交流。觸摸池:這里有大家熟悉的小海龜、寄居蟹、海星、還有四億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活化石――中國鱟。鱟是一種深海動物,由于它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所以它……[詳細]
南通城市博物館
  南通城市博物館地處南濠河黃金地段,與著名的南通博物苑隔河相望。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和建筑大師何玉如先生親自主持設計。2005年8月2日,江蘇省第一座城市博物館——南通城市博物館在該市建成并部分對外開放。南通被譽為“中國博物館之城”。博物館分為東、西兩館,東館為兩幢近代歷史建筑改建整修而成,新建的西館總面積13500平方米。城市博物館采取館中館的形式,西館設中國近代第一城展覽館、南通規(guī)劃館、精品人居館、建筑成就館。東館將開設個人收藏館、中國近代第一城全盛縮微館和南通名人雕塑館。西館底層為“近代第一城”展覽館。通過場景復原展示南通城市發(fā)展歷史及“近代第一城”城市建設、實業(yè)、文化、教育等成就。城市博物館突出參與性、互動性和通俗性。運用聲光電及多媒體虛擬現(xiàn)實手段集中設立互動廳,有千里眼看南通、暢游南……[詳細]
73、南通城隍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通城隍廟
  南通城隍廟,濠東路199號。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由州官王茂所建,亦名郡廟、邑廟。原在市區(qū)十字街州署東南側(cè),千年來屢加修飾,長盛不衰。一九九八年城隍廟遷建于濠東綠苑北首、濠河之畔,從儀門、甬道、拜殿、大殿及元辰殿、財神殿、東西兩廡均按原樣重建。繼建有山門、戲臺、后宮、文昌閣、藥王閣、前后東西廂房、耳房、東西回廊,占地近十畝。建筑面積兩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全部為磚木結構,平房簡瓦,古色古香;布局嚴謹,庭內(nèi)綠化,仿佛江南園林景色。園林具特色的圍墻鏤空向濠河借景,鑄鐵篆書作窗,內(nèi)容為勸善經(jīng)句。廟以河為景,河為廟增色。西側(cè)回廊從戰(zhàn)國晏嬰到清朝林則徐等十八位清官造像,東側(cè)回廊是道教歷代格言碑廊。門票·開放時間7:00-17:00。……[詳細]
74、蠣岈山
蠣岈山
  海上日出:靜靜的早晨,這里海上微風吹拂,天水一線間,瞬時霞光萬道,波紅耀眼,粼粼欲動,灑向海面萬點金光,景象壯觀。導游在海門市東灶港東北方向4海里的黃海中,是一個天然兩棲生物島,它潮漲為礁,潮落為島,平均高出海平面4.5米,由俗稱黃泥灶、泓西堆、大馬鞍、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30余個牡蠣堆坨積而成。介紹島上資源豐富,別有天地,尤以盛產(chǎn)牡蠣而聞名,故稱蠣岈山,當?shù)貪O民都叫它蠣岈堆。蠣岈山是在一大片淤泥0現(xiàn)的牡蠣礁,而生物礁體一般都長在石頭、水閘等水工建筑物上,這種淤泥0現(xiàn)的礁體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在相關科技文獻中也未見記載,專家們認為這一令人費解的特殊海洋奇觀為測定近二萬年以來中緯度古海洋變化提供了難得的觀照體,給世人留下許多懸念,值得作深層次的研究,為開發(fā)普及海洋科技知識、探尋海洋地質(zhì)、氣候、生……[詳細]
75、軍山 AAA
軍山
  軍山地處市南郊狼山風景區(qū)。風景區(qū)由狼山、劍山、軍山、黃泥山和馬鞍山五山組成。五山不高,但在一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玲瓏嬌小引人注目,且南臨長江、山水相依,秀麗旖旎。軍山成南北走向,舊為海中島嶼時,相傳曾為秦王屯兵之地,因形似伏象,又名象山。介紹山門上軍山一般從此入,故稱山門。山門上“大山門崖”四字,是民國年間所刻,其東石壁有測量海平面的刻記,門西有張謇《氣象臺新路記》一文刻于石上。普陀巖上方舊有一枝庵,為軍山咽喉,山路即從庵前而過。山門以東:普陀巖東為大小山茶灣,大灣在東,小灣在西。普陀巖左(向西)為獅子窟。此處巖穴陡峭而中凹,左右嵬磊凸出如蹲獅,故稱獅子窟。該處舊有水觀庵。往西再上,舊有浮杯庵。獅子窟南數(shù)十步的軍山東南麓,有穿風洞,清虛高曠,形若二門,可南入而西出,又稱石門洞。山門向西:自普……[詳細]
76、劍山
劍山
  1、狼五山中,其他四座山都是縱向走勢,惟獨劍山呈橫向走勢。2、不少臨近高考、中考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常來“文殊院”燒香許愿。朝拜文殊菩薩已成為眾多莘莘學子祈求考試成功的一種心理寄托,也使得這里四季都香火旺盛。導游劍山地處市南郊狼山風景區(qū)。風景區(qū)由狼山、劍山、軍山、黃泥山和馬鞍山五山組成。五山不高,但在一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玲瓏嬌小引人注目,且南臨長江、山水相依,秀麗旖旎。劍山是狼五山的第三座山,山高87.33米,因為山的形狀像一柄出了鞘橫放著的寶劍,又名劍脊山;因為山峰如刀刃,又稱刀刃山。介紹劍山為文殊菩薩在南通的道場。文殊菩薩是智慧,知識的化身,又稱為“大智文殊”,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左侍從。文殊院菩薩臥像:劍山北門有文殊菩薩臥像一尊,連佛座在內(nèi)高7.8米,長13.8米,是國內(nèi)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詳細]
南通風箏博物館
  風箏博物館座落如今的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內(nèi),環(huán)西路一號。全館展區(qū)分四個展廳,第一展廳:厚重的風箏文化;第二展廳:巨大的風箏貢獻;第三展廳:精彩的風箏世界;第四展廳:獨特的南通板鷂,以及風箏制作室、影視廳。館中藏有來自民間歷史悠久齊全的空中交響樂:“嗡聲”、“啜子”、“哨子”、“葫龍”等各種器樂。展示傳統(tǒng)文化的數(shù)十種畫品,及其風箏制作器材、工具,實物、照片、文字俱全。博物館內(nèi),主要展示本地區(qū)參加多次國際大賽的參-箏、獎狀、證書、以及風箏藝人制作技術創(chuàng)新、風箏愛好者的理論研究專著。充分凸現(xiàn)風箏文化的地域性、傳承性、創(chuàng)新性、大眾性。同時以風箏與文化名人的版塊,如風箏與曹雪芹、梅蘭芳等圖文并茂的簡要介紹,并有歷代著名詩人歌頌風箏制作,放飛的詩詞,以書法形式表現(xiàn),使參觀者感受到中國南通風箏文化的博大精深。……[詳細]
南通紡織博物館
  南通紡織博物館,又名“紡織大觀園”,是我國第一紡織專業(yè)博物館。位于南通市城區(qū)東南文峰古塔旁,占地近三十畝,整個建筑群由10多幢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筑組成。博物館共分主館與輔館兩部分。主館陳列有六個展廳。其前半部份是《中國紡織擷英》,主要內(nèi)容為原始手工紡織器具、古代發(fā)明的紡織技術、傳統(tǒng)手工紡織產(chǎn)品及最佳紡織產(chǎn)品。其后半部份是《南通紡織發(fā)展歷程》,主要內(nèi)容為手工土布、近代機器紡織、現(xiàn)代南通紡織工業(yè)和優(yōu)秀紡織產(chǎn)品。輔館陳列有棉田、水車、農(nóng)舍、手工紡織染工場、花紗布行莊、布業(yè)公所,還有近代愛國實業(yè)家張謇創(chuàng)辦的大生紗廠紡織車間與南通大學紡織科的縮影,以動靜結合的方式反映了本世紀初南通地區(qū)城鄉(xiāng)關聯(lián)的紡織經(jīng)濟教育活動與社會風貌。交通濠河景區(qū)專線7路公交可到![詳細]
個簃藝術館
  個簃藝術館位于南通文峰塔畔。建于1989年。王個簃先生是吳(昌碩)門弟子,國畫藝術大師。個老全面繼承了吳派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探索七十余年,有“當代缶翁”之稱。該館珍藏有王個簃先生親屬遵照個簃老先生遺愿向南通市政府捐贈的200余幅書畫作品及其珍藏的歷代名人字畫。王個簃(1897—1988),名賢,字啟之,海門縣人。16歲到南通求學,篤好詩文、金石、書畫。27歲由諸宗元介紹,去上海為吳昌碩西席,兼從吳學書畫篆刻,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新華藝術大學、東吳大學、昌明藝術專科學校教授,上海美專教授兼國畫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上海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美術家協(xié)會和書法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館館員等職。為全國政協(xié)三、四、五屆委員。他三訪日本,1985年訪問新加坡,……[詳細]
南通廣教寺風景區(qū)
  廣教寺建于唐總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據(jù)《通州志》記載:“唐總章二年,由上即建大雄寶殿、殿閣、方丈室”,山在巨浸中,設舟以濟,號慈航院,后改廣教寺”。狼山奉祀的開山師祖是僧伽,又稱狼山大圣。傳說當時狼山為白狼精占踞,大圣菩薩僧伽與白狼精斗法,以一襲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惡狼,白狼只得讓出此山。從此這里香火興起。成為佛教樂土。僧伽是唐朝高僧,唐高宗時,曾到長安、洛陽游歷,為人治病,名聲大噪。南游江淮時,醫(yī)病治水,為百姓稱道。唐中宗尊為國師。后世稱他為“大圣菩薩”。廣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兩部分。山下的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輪藏殿、大悲殿、金剛殿、藏經(jīng)樓、曬經(jīng)樓、枕山樓、方丈室及僧寮等。山頂有廣教寺的主要建筑群,有山門,萃景樓、圓通寶殿、大圣殿、還有葵竹山房、三仙祠……[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日本午夜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