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旅游

肇慶市旅游景點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是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十大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和ISO14000國家示范區。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由七星巖和鼎湖山兩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0.61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天溪十景、云溪十景、寶鼎園。早在唐代,繼智常禪師開山創建白云寺之后,環山修起三十六招提,鼎湖山即成為游覽勝地,至今尚有龍潭飛瀑、涅槃臺、三味潭、圣僧橋、羅漢市等古跡。清順治年間慶云寺被定為嶺南名剎,康熙年間定鼎湖十景為湖山鼎峙、峽水朝宗、憩庵環翠、小歇群峰、方池月印、曲徑云封、龍潭飛瀑、鳳嶺疏鐘、菩提花雨、塔院香風等。光緒年間,獲得“敕賜萬壽慶云寺”匾額,并獲御賜《……[詳細]
鼎湖山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里,位于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又成為我國第一批加-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保護區,建立了“人與生物圈”研究中心,成為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基地。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谷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類型。而保存較好的南亞熱帶森林典型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是有400多年歷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價值聞……[詳細]
綏江竹海生態旅游區
   廣寧竹海大觀旅游區位于全國著名的竹子之鄉——廣東肇慶市廣寧縣,是全中國最大的竹海,面積達104萬畝。景區占地面積8.13平方公里,空氣負離子達9.8萬個/立方厘米,竹子制氧量是常綠闊葉林的1.5倍,源源不斷地輸送大量的新鮮純氧,堪稱南中國最大的氧吧之一。景區內翠竹綿延浩如煙海,構成一幅氣勢雄偉、景色奇特的天然竹林美景。全年四季均可觀竹:春看竹霧、夏賞竹綠、秋覽竹浪、冬觀竹翠。景區內有萬畝竹海“空氣維生素”吸吮區和“竹林精氣熏蒸區”,特色民族竹寨、竹林茶寮、竹生態園、竹水車、竹吉普車等。景區占地面積8.13平方公里,竹子制氧量是常綠闊葉林的1.5倍,源源不斷地輸送大量的新鮮純氧,使您置身于濃濃的……[詳細]
肇慶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4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七星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波巖七座石灰巖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詳細]
封開國家地質公園
   封開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廣東省封開縣東部、賀江以東大部分地區,由北部的西山、狼嶺山,東部的黨山、七星巖山,南部的黃崗山、豐壽山、麒麟山及賀江圍限起來,面積約132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17平方公里。它是嶺南古文明重要發祥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山川秀麗、人杰地靈。目前園內已建立了大斑石景區、龍山景區、千層峰景區、黑石頂生態旅游區。封開國家地質公園擁有類型多樣、品味高、分布集中的地質地貌景觀、古人類及動物化石遺址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和優美性,是一個以地貌景觀等地質遺跡為保護和開發對象的地質公園,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普價值及較高的地學研究價值。地質公園內地質景點分布……[詳細]
悅城龍母祖廟(龍母廟)
   悅城龍母祖廟座落在廣東省德慶縣悅城鎮水口,是供奉龍母娘娘的廟宇。龍母姓溫,秦時人,自小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傳說一天,溫氏在西江邊濯洗時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動物,能為溫氏捕魚。長大后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身皆鱗甲的五條真龍。溫氏讓他們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溫氏為龍母。后來龍母仙逝,五龍悲痛欲絕,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后改為“龍母祖廟”。龍母祖廟始建于秦漢,歷代有封賜修葺。現存的龍母祖廟重建于清光緒晚年,為磚、木、石結構,建有石級碼頭、石牌坊、山門、香亭、正殿、兩廄、妝樓、行宮、龍母墳。龍母祖廟最為值得稱贊乃其精湛的……[詳細]
封開龍山風景區
   龍山景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素有“廣東小桂林”美譽,占地面積129.3公頃。景區內有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山水映輝所襯托出的一片片迷人景色;有獨一無二,鬼斧神工所雕的石灰石溶巖神奇景觀;還有多種或輕松寫意或緊張刺激的旅游運動,進入景區會使你有如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重拾清新、夢幻、生動的感覺。景區以石灰巖溶巖景觀為主,最引人入勝的是洞中有洞、上下有洞、千姿百態、變幻莫測、栩栩如生、精雕細琢、形態各異的雙龍洞、白石巖(如“雙獅迎客”、“海底龍宮”、“觀音蓮臺”、“綿羊拜客”、“春游江南”、“凌云寶塔”、“八仙賀壽”、“瑤池仙境”等景觀),以及洞中有潭、洞頂平滑如天花板的龍泉洞。除此之外,景區內還有點綴別……[詳細]
德慶學宮
   學宮是用于供奉圣賢孔子和小孩讀書的地方,大成殿是學官的主體建筑,面寬、進深各五開間,殿頂為重檐歇灰瓦頂,四柱不到殿頂,其建筑藝術國內首創。整座建筑融宋元時代風格與嶺南地方特色于一體,為我國宋元木構建筑珍品,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木結構建筑。德慶學宮,座落在廣東省西江之濱的德慶縣城。始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由石欄、欞星門、泮池、大成門、杏壇、東西廡、大成殿、名宦鄉賢祠、崇圣殿、尊經閣和尊圣義祠等組成,是一組莊嚴、雄偉的古代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是學宮的主要建筑,氣勢雄偉。為重檐灰瓦歇山頂,平面呈正方形,面寬、進深各五間。殿內面……[詳細]
奇石河景區
   廣東省肇慶市奇石河風景區位于中國柑桔之鄉――四會市北部的威整鎮,地處四會、廣寧、清遠三地交界處,距四會市區40公里,離清新礦溫泉18公里,離肇慶市區約80公里,由廣州出發全車程約2小時,可走廣三高速、廣清高速直達。景區占地8平方公里。奇石河風景區是利用奇山、奇水、奇石等自然資源開發,集觀光、休閑、娛樂、渡假、美食、購物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區。景區內風光旖旎,空氣清新,山巒疊翠,潭澄水碧,石奇樹異。宏偉壯觀的銀龍大瀑布,如懸掛半空的巨幅紗帳。橫貫景區的十里奇石河,巨石千姿百態,維妙維肖,刻在巨石上的名人詩詞、書法,更增添了奇石河的文化內涵。山泉匯流成的奇石河,天然活水泳池,可使人們一洗煩心。如詩如……[詳細]
貓爪谷景區
   貓爪谷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落于高要區回龍鎮,總規劃面積1800畝,一期占地600畝。景區以萌貓藝術、互動體驗、特-紅民宿、花海等景點及水上項目為特色。另外,貓爪谷景區是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非遺文化活動的開展日漸增多,是集休閑住宿、娛樂游玩、風景觀賞與研學教育為一體的景區。涂喵墻涂喵墻位于貓爪谷游客中心外60米外,墻上畫有貓咪藝術墻畫,因此名為“涂喵墻”。同時,涂喵墻是貓爪谷“Running喵”任務打卡點之一,游客可以和墻上的貓貓進行場景互動,按下快門創作完成任務。除了游客中心外的涂喵墻,景區內的其他景點,游客也能欣賞到大……[詳細]
德慶盤龍峽
   盤龍峽原始生態旅游區內峽谷漫長,罕見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個,是首個得到廣東省旅游局認可有10級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區,被譽為“亞洲罕見、廣東第一”瀑布群。2005年獲中國最高權威旅游雜志《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廣東最美麗的地方”。盤龍峽景區是一個原始自然生態旅游區和中國龍文化與傳說的圣境。景區內古木蔥蘢,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欏遍布其間,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拍攝基地。峽谷空氣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米12.5億個,是南中國最大的天然大氧庫。有“中國勇士第一漂”之稱的盤龍峽漂流,于2002年在全國首創冬季漂流,成為國內唯一可以開展四季漂流活動的景區,在廣東省內眾多的漂流景區當中一枝獨秀,享……[詳細]
六祖寺
六祖寺免費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于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六祖寺的建筑面積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墻杉木瓦結構。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大門、前殿、后殿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廊廡及小巷構成一體。寺廟四面環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與六祖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當年行跡有關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來,就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逢年過節,寺門香客如鯽,香火甚為鼎盛。參拜者除本地信眾外,珠江三角洲一帶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參拜。歷史傳說:六祖惠能為嶺南佛法之始,為什么要在四會避難藏身呢?相傳惠能投湖北黃梅東山寺(現五祖寺)五祖弘忍門下,……[詳細]
貞山
   貞山位于四會市城區的西南面3公里處,山高649米,風景區內林木蔥蘢,山清谷幽;清泉瀑布,云蒸霧蔚,有如人間仙景。占地14平方公里,景區內茂林修竹,幽巖邃谷,流水潺潺,空氣清新,是肇慶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近年來,四會市以建設花園式、生態型城市為目標,不斷完善區內的旅游設施,把貞山風景區規劃為八個部分:天音塔景區、仙蹤覓跡區、九瀑九潭區、田園美食走廊區、六祖圣區、農莊生態游覽區、貞仙圣區、賓館休息區。區內建設更加完善,貞山,成為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唐朝年間,貞山原名廣正山,因有“文氏貞女在此升仙”之說而改名貞山。貞山能聞名嶺南,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之外,還與文氏貞仙之傳說有很大的關系。據傳說……[詳細]
黎槎古村(八卦村景區)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龍鎮北面的黎槎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期,由于該村沒有水利堤防設施,低洼地帶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們多將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該山崗形體似鳳,故又名“鳳崗”。鳳必朝陽,所以村民們都選擇了鳳崗的東面或東南面進行居住,祈求村莊不斷發展壯大,期望族人的-越過越好。黎槎古村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以中國古代儒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周易》的八種基本圖形,亦稱八卦,即“-”和“--”的符號形狀把房屋建在一座鳳凰形的名叫鳳崗的小山崗上。這些房屋依山而建,環水而設……[詳細]
瀑布奇石景區
   瀑布奇石景區位于四會市北部邊緣地處四會、清遠、廣寧交界處,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自四會市區駕車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十里奇石河從崇山峻嶺中鉆出,在茂密清脆的竹木林下流淌,蜿蜒彎曲的河水清澈透明,令人驚奇的是延十數里的溪谷堆滿了山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石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的似蛙,有的似水牛……成千縱橫,勢成兵陣,有“十里奇石畫廊”的美稱。奇石河有千瓷百態的巨石,有泉水匯流而成的天然清水泳場,更有宏偉狀觀的銀簾大瀑布,是目前廣東省落差最大的瀑布;如騰空懸掛的巨型紗帳;這里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天然氧吧,蜿蜒恬靜的通幽曲徑。奇石河風景區是利用奇山、奇水、奇石等自然資源開發,集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美……[詳細]
紫云谷旅游風景區
   •紫云谷是端硯的發源地,景區內有古石磨、水車作坊遺址、老坑洞遺址、錯落的瀑布群。景點介紹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峽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由于這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許多都市人都把此地當作回歸大自然、保健養生的最佳生態旅游線路。在這里游客可以醉心于優美的大自然風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氧氣,弄瀑戲水、沐浴山泉,享受生活。紫云谷景區的四條豪華游輪是整個西江羚羊峽段唯一的旅游船只,游客游覽完景區后,更可坐上游輪享受不一樣的動態旅游。春夏之際更是煙霧彌漫,氣象萬千,讓游客全身心感受羚羊峽峽兩岸美景,并可觀看到硯坑城墻、大小龍門、羚關古道、清風閣、曬衣坑、出入山虎口、……[詳細]
肇慶古城墻
   肇慶古城墻位于宋城路,地處肇慶城區中心。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墻,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并筑為磚城。該城墻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墻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墻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城墻周長2801.2米,高6.5—10米不等,寬8—18米,平面呈長方形,外為磚砌,內為夯土,是目前省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宋代城墻。宋代的城墻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之外有甕城,城墻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還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墻,并親自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云、西門曰景星、南門曰……[詳細]
德慶三元塔
   肇慶三元塔位于德慶縣城東南面的白沙山上,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層,厚三米,塔身磚砌。八尊石雕的托塔力士分布在塔腳八個方位,神態威嚴。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塔的幾何線條都十分勻稱。塔的內部結構嚴密,外部批蕩十分講究。肇慶三元塔以“永新不舊”的特色聞名于世,傳說批蕩塔身時,工匠按照“永新不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材料不是一般的土砂灰漿,而是名貴的朱砂灰漿,先后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兩朱砂,因此外觀歷久仍新,光彩照人。整個建筑,技法與藝術水平較高,有獨特風格。據傳說,塔身全部用銀朱灰涂抹,有“只新不舊”之說,至今尚鮮艷如昔。著名書法家秦萼生為該塔親筆題聯:“蘸筆豪書光日月,憑欄高……[詳細]
塔山文化公園
   塔山,又稱天勝嶺,取天然勝地之意,位于縣城南面綏江之濱,為歷代習儀祝圣之地。海拔253米,矗立于懷集縣城南面綏江之濱。1993年,塔山改建為塔山森林公園。公園內密林曲徑,清靜幽雅;亭臺樓閣,古色古香。歷史上塔山詩情畫意的風光,引來歷代不少文人墨客樂于上山覽勝,題詠頗多。邑人梁之棟有《塔山曉霽》一首,詩云:“竹樹蔭蔭別有天,幽柏古剎澹塵緣。初浮蒼綠迎朝日,欲散空蒙帶曉煙。禮制久傳容肅穆,山光時變色新鮮。山頂上,電視差轉臺和電信微波站的一南一北的兩座鐵塔高入云端,遙相對望。山下,用花崗巖鋪砌一條石級大道,大道后屹立著一座高大雄偉的石牌坊,“塔山公園”4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穿過牌坊,一條3米寬的“之”……[詳細]
肇慶閱江樓
   閱江樓又名嵩臺書院。位于肇慶市正東路尾,江濱堤內的石頭崗上。此地原建有石頭庵(年代不詳),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間(1431~1435年),將庵改建為嵩臺書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樓以及東西兩廊和號舍。崇禎十四年(1641年)命名閱江樓。明末清初之際,該樓一度塌毀。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至此,閱江樓基本形成現有格局。此后曾多次修繕。民國期間,該樓屢遭日機轟炸,后樓、西樓破壞尤為嚴重,1959年按原貌重修。1971年大修,將樓面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筑于高約8米的山崗上。坐北向南,為四合院式古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院庭面積248平方米。樓高兩層,分南、北、東、西……[詳細]
全部肇慶市景點>>>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国产性爱观看视频 | 香蕉九九在线播放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 亚洲免费人各人国产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