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蛤嶺,名稱真有些不太雅致。但當踏進這條不平凡的農村時,蛤嶺的名字會忘了,呈現在眼前的和心里的是驚奇的美麗。通往蛤嶺的道路筆直多姿。小公園過后,只見荷塘繞著整條村莊,荷花正旺,曲橋貼水而走,連結兩岸,橋中的荷亭玉立。高大的門樓過后,就是村莊。村里綠樹婆姿,村中所有巷道都已硬底化,干凈利索,家家戶戶都窗明幾凈,人們笑語相對……[詳細] |
![]() | 李漢魂故居(含勤園、儉園、村口門樓)座落于黃坡鎮嶺頭村,建于抗戰時期,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有多間建筑,主間設有勤園、儉園,配有值班室、涼亭、花園等,貫通布衣一巷、二巷,規模較大,整齊美觀。故居為兩條長約兩百米的磚砌深巷所夾,巷名叫“布衣”,一叫布衣一巷,一叫布衣二巷,是李漢魂親自取名親自題寫的,地是紅磚砌就,兩……[詳細] |
![]() | 清朝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吳川市吳陽鎮霞街村出了一名狀元林召棠。林召棠是粵西地區唯一一位。當地群眾為紀念狀元林召棠,修了狀元坊、林氏大宗、“高賢里”牌坊,林召棠中狀前居住的屋子和林召棠家里的水井“狀元井”一直保存完好。每年都有很多客人和游人前來參加。狀元故里成了吳川一日游的主要景點。狀元坊狀元坊系紀念清代道光三年……[詳細] |
![]() | 吳川市舊八景之一,位于吳川市板橋鎮豐六洞村西面,距市區梅錄18公里,該山高56米,山上林木蔥翠,風景秀麗,山頂有口天然井,俗稱山尤竅。井內之水冷熱各半,井旁有八角亭遺址。并有石懿、石凳、石砧板、石菜刀、石碗和石腳印,山腰有石泉,俗稱麻藍水碗,山腳下有三仙女留下的腳跡,仙女與樵夫對唱歌聲迥響,聲傳百里。此處是理想的旅游之……[詳細] |
![]() | 雙峰塔座落在吳陽鎮塔腳村。明代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吳川縣令周應鰲于江海河流處建此風水塔,謂之“筆塔凌霄”。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麗山遠揖塔前,定名“雙峰塔”。塔為平面八角形,七層,高23.15米,第一層直徑9.8米。塔身為壁內折上式,各層設假平臺。塔基為石板雕花裝飾,高1米,塔邊棱角處嵌有石雕托塔力士,形象古……[詳細] |
![]() | 林召棠狀元祠位于吳川市吳陽鎮霞街,距市府所在地梅錄16公里,交通方便,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林召棠是清癸未科狀元,廣東9個狀元之一。狀元祠是磚木結構平房,內藏林召棠夫婦畫像,生前用過的朝服、端硯、印章、還有他親筆滕寫的條幅、對聯等。……[詳細] |
![]() | 陳蘭彬故居,座落于吳川市黃坡鎮黃坡村。建于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二進磚木四合院式結構,面積420平方米。陳蘭彬故居為接待-及會客之所,群眾稱為“官廳”。故居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吳川市近年對故居進行了局部修復,并在四合院外廣場上建起一陳蘭彬在美國白宮拜會美國總統伯查德·海斯的銅像。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詳細] |
![]() | 吳陽金海岸旅游度假區,位于吳川市吳陽鎮區東南1公里的濱海地帶,距離吳川市區15公里,總面積12平方公里。南北18公里長的海岸線,造就了美麗的自然景觀,4平方公里的沙灘,沙質細軟,海面寬闊,有中國芭堤雅之稱。沿海8平方公里的防風林帶,綠色覆蓋率達75%以上,被聯合國定為“人與生物圈”考察點。金海岸風清、水藍、浪平、沙瑩、……[詳細] |
![]() | 雷州市調風鎮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九龍山自然風景區。該風景區位于調風鎮九龍山潮落港,南依收獲農場,西北接調風圩,距國家級歷史文化城--雷州城約40公里,占地面積200多畝。這里四面環山,溪水長流,九條山脈在此會聚,宛如九龍戲水,故得名“九龍山”。九龍山自然風景區環境幽靜,林蔭竹翠,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念經修練和……[詳細] |
![]() | “雷州靖海宮楹聯藝術碑廊”坐落于雷州南渡河畔的夏嵐北村“靖海宮”內,距雷州城約l0公里。此廟始建于明代,因廟臨大海,而奉祀的又是被譽為“海峽和平女神”的媽祖林默娘,故取名“靖海宮”。“靖海宮”建筑古樸典雅,清代翰林李晉熙、進士何達聰等名人撰寫的楹聯墨寶,現為雷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雷州靖海宮楹聯藝術碑廊”計劃鐫刻楹聯40……[詳細] |
![]() | 雙峰嶂東擁形似仙人端坐的仙人嶂,西抱酷像一尊巨大睡美人塑像、頭上高挽發髻、斜躺豐腴身軀的婆髻嶂,綿延數十公里。景區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區內山巒起伏,山風轟鳴,松濤翻涌,峰奇石怪。山塘水庫錯落山腰,山上石垌穿幽,山腳流溪纏繞;澗有清泉從山石中涌出,懸崖滴落。三峰鼎足相望,平均海拔320米以上。盛夏進山,清涼如初春。自然……[詳細] |
![]() | 羅州城設于唐武德六年(即公元623年),廢于宋開寶五年(即932年),歷時350年。位于河唇龍湖村東側,總面積60000平方米,故城北有后山鶴地嶺,南有案山鴨嶺,九洲江從城北流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羅州城地險要,交通方便,因而一直是唐代羅州政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轄境主要是今化州、吳川、廉江,中期也轄有今廣西壯族……[詳細] |
![]() | 豐背村落遺址位于平坦區北面,距平坦圩約3.5公里的山丘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1971—1985年。縣文物工作者在該處舊祠堂附近地方,采集到磨制肩石斧、石環、石錛、礪石和其他石器30多件,弦紋、刺紋、刺點紋、水波紋陶片一批。經省、市文物工作者鑒定,其遺物屬新石器至戰國時代,距今約4000年。……[詳細] |
![]() | 九洲江發源于廣西陸川縣大化頂的九洲江,全長162公里,在廉江市境內89公里,集雨面積213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7%,為廉江最長和支流最多的河流。它從市北部的石角鎮入境由東向西斜貫全境,將全市分隔成西北與東南兩大片,最后,分別經安鋪、營仔注入北部灣。直接流入九洲江的一級支流有武陵河,沙產河、陀村河和長山河。九……[詳細] |
![]() | 凌祿村落遺址位于營仔區凌祿村東面,面積約1萬平方米。村落坐北向南,靠北部灣。1985年文物普查時,在該村的地面上采集到大量的實足碗底、碟、陶罐、杯、布紋瓦殘片和石柱礎等,還發現古井一口。經省、市文物工作者鑒定,該遺址屬唐宋時期。……[詳細] |
![]() | 龍頭沙漁港是廉江市唯一經國家農業部批準的三類港口,也是該市唯一的深水港口。該港始建于1972年,1975年建成投產,為發展廉江海洋漁業作出一定貢獻。為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產品的貿易及加工,廉江市今年明確提出,把龍頭沙港海洋產業園作為”一廊兩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省海洋與漁業局已向農業部申報作為一級漁港納入管……[詳細] |
![]() | 在高橋鎮有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帶——廣東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被游客譽為“海洋天然濕地樂園”。保護區全長27公里,面積達37500多畝。遠遠望去,層層疊疊,密密匝匝,莽莽蒼蒼。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在這里留下古跡“松明八井”。保護區內土壤肥沃,鹽分大,潮溝縱橫交錯,構成了復雜的生態環境,為紅樹林及其他海生動植物……[詳細] |
![]() | 三合溫泉位于廉江市石角鎮竹寨村東側,距廉城35公里。因三合河流經此地而得名。泉區花崗巖石參差突起。石縫中泉水噴涌,水溫最高可達75攝氏度,日均排出溫水量1000立方米。泉水清澈透明,含有豐富的硫磺、鈣、鋇等十多種藥用礦物質,頗具醫療功效。三合溫泉自古便是“廉江八景”之一。如今,三合溫泉景區綠樹掩映,河水清澈,風景迷人。……[詳細] |
![]() | 華帝廟又稱華光廟,原址位于雷城鎮嘉嶺,始建于明朝初期,歷經多次修葺。文革時古廟被毀后遷于現址廣朝南路柳絮西巷,仿清代建筑。該廟原為雷州古城南門之鎮城廟,內祀火神華光(炎帝)。為火神立祠,源于先民對火的敬畏。并由此形成了該廟獨特的民俗“燈火會”。廟內藏有明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碑刻2通,……[詳細] |
![]() | 室堆瓊景點位于河唇鎮山祖嶂以西的龍溪山。清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石城縣志》就有“石室堆瓊”的記載,俗稱“舊志八景”之一。隨著時代的更遷,自然的變化,“舊八景”大多已是時過“景”遷,唯有“石室堆瓊”風貌依然如故。山上萬千巨石,重堆直上,堆玉如經冬積雪,疊眴似歷夏凝云,如瓊堆玉砌,樓宇凌空。其中,石竇通天,碧洞幽邃。主峰巨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