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博物館景點介紹

1、安徽博物院 AAAA
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位于省會合肥市政務新區懷寧路268號,北臨天鵝湖,建筑面積41380平方米,地上6層,地下局部1層,建筑高度37.70米,展廳15個,建筑造型滄桑厚重,體現了四水歸堂、五方相連的徽派建筑風格。占地面積約170畝,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現為一院兩館運行模式。老館位于合肥市安慶路268號,展陳大樓為仿蘇式建筑,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設展覽有“安徽革命史陳列”“安徽古生物陳列”“安徽好人館”等。新館位于合肥市懷寧路268號,建筑造型體現了五方相連、四水歸堂的徽派建筑風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安徽文明史陳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寶”“江淮擷珍”“歐豪年美術館”等專題。兩館每年還引進、舉辦……[詳細]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新城區壽春城國家考古遺址范圍內,是中國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該館建筑設計彰顯了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建筑理念,通過“甕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了現代院落和極簡主義設計手法。壽縣歷史悠久,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20世紀以來陸續發現了眾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涉楚文物。壽縣博物館于1958年建館,是全省最早的博物館之一。2018年5月8日,壽縣開工建設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即壽縣博物館新館。該館建筑設計充分挖掘古城元素,彰顯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建筑理念,通過“甕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現代院落和極簡主義設計手法,將博物館陳列展覽、文物收藏、開放服務、行政辦公等功能區域有機搭建,整個場館既有巍巍古風,又具現代氣息。展陳內容包括“安……[詳細]
銅陵市博物館
  銅陵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八寶路1506號,西湖濕地公園東岸。銅陵市博物館新館自2014年12月12日開始免費開放,總占地面積90畝,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該館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截至2018年5月,銅陵市博物館有藏品5000余件,其中一級藏品15件,二級藏品27件,三級藏品498件。其主要功能為承載銅文化展、銅陵區域文化展等各類展廳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宣傳、教育等。銅陵市博物館外形以銅陵出土的青銅器——春秋獸耳鳥紋鑒為設計原型而建造,其圓形銅幕墻由近3000平方米的菱形青銅板拼裝而成,用銅達50噸,為中國最大的單體裝飾銅幕墻。2017年4月6日,銅陵市博物館正式被批準為國家4A旅游景區;2018年9月,入選安徽省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稱號;201……[詳細]
宿州市博物館
  宿州市博物館,位于宿州市政務中心對面,占地50畝,建筑面積1萬平米,2010年10月建成開放。建筑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臺大屋頂規制,大理石外墻,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全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庫房、辦公區域、臨時展廳和民間藝術館。其中,民間藝術館包括地方戲曲、埇橋馬戲、民間工藝、書畫藝術和靈璧奇石5個部分。二、三層是展示宿州歷史文化展廳,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漢雄風、汴水咽喉、明清遺韻、現代風云、人杰地靈等7個部分。展陳文物700余件,館內集展覽、收藏、陳列、研究、傳播于一體,史料翔實、圖文并茂。宿州市博物館是副處級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室、陳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衛部四部一室,現有員工36名。全館上下努力做好免費開放工作,經常舉辦各種主題講座、臨時展覽和……[詳細]
池州秀山門博物館
  池州市秀山門博物館開館于2006年9月,是一家藏品豐富、管理規范的民辦博物館,現館藏文物達2萬余件,主要向人們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以木雕、石雕、磚雕為主題的古建筑構件雕刻藝術和以昭明文化、儺文化為主的地域歷史文化專題及瓷器、字畫、刺繡、玉石雜件等,從一個方面反映古代人們的生活環境、審美情趣、倫理教化。秀山門博物館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基本陳列設計是:一樓為石雕藝術陳列館,二樓為木雕藝術陳列館,三樓為古民居藝術陳列館,四樓為池州文化陳列館,五樓展示儺戲及昭明太子等歷史文化。城樓廣場建有池中名鱖、水繞春城、斜陽古道、卷中風景、杏雨江南、臨橋秀色、西廊勝覽、城垣遺址等8個景點,內設浮雕墻展現了當年秀山門外的繁華景象。二期擴建工程主體建筑已經完成,館區總規劃面積1.2萬平方米,占地8畝,以秀山門城樓為中心……[詳細]
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
  謝裕大茶葉博物館位于安徽黃山市徽州區,該博物館收藏了徽州各種民間傳統制茶工具、毛峰茶文化歷史書籍等,展現了中國徽文化和徽州茶文化悠久的歷史,2008年4月建成對外開放。建設布局謝裕大茶葉博物館是安徽省首家茶文化博物館,總面積3500平方米,按徽派風格建造,是集黃山毛峰創始人謝正安及黃山毛峰茶的發展史、謝裕大產品的制作工藝展示、茶道表演、品茗為一體,以宣傳徽州文化和徽州茶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館,是謝裕大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對外品牌形象,更是黃山毛峰和中國茶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百年字號正安開,裕大輝煌今日創”。在“謝裕大茶行”創辦百余年之際,謝裕大茶葉博物館的建立,讓世人可以更加直接生動地了解黃山毛峰,同時,也讓“謝裕大”這塊百年老字號招牌重現輝煌。“謝裕大茶葉博物館”依托徽商歷史,挖掘徽商商業文化……[詳細]
中國狀元博物館
  休寧縣狀元縣博物館自1986年成立,2004年年初,隨著“中國第一狀元縣”資源的不斷挖掘,縣委、縣政府著手啟動博物館的一期工程狀元博物館建設,主要是以海陽鐘鼓樓為中心,由狀元文化廣場、狀元文化陳列館(鐘鼓樓展廳)、狀元閣及附屬庭院等4大部分組成,并于2008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免費開放博物館。隨著博物館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和游客接待量的不斷增加,休寧縣博物館2008年啟動二期工程建設,主要包括平政堂、明清科舉文化展館(道德館)等建設,整個工程于2010年建成并對外開放服務。2018年又啟動了休寧博物館三期——海陽綜合館建設,并于2019年6月建成并對外開放,共分“海陽春秋•狀元名城”、“斯文正脈•郡英匯拔”、“休寧書畫”、“天開神秀•源源流長”四個部分。目前博物館……[詳細]
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
  德化堂中國古床博物館成立于2011年5月,2012年擴建改陳。目前新館近鄰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煙墩山遺址公園的歷史文脈,實現了文化的聚集效應,為馬鞍山旅游觀光增添新的亮點。新館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落成開館,一期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分三層,5個古床陳列區,共設12個主題館。德化堂古床館云集了全國各地300余張古床,數量為全國之冠,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私人古床專題博物館。德化堂古床館從明清以來收集了不同材質、不同地區的古床,傳承有序,歷史脈絡清晰,明代金絲楠木床,以其簡約大方,比例權衡適度,產生“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感。清代拔步床有“床中床,罩中罩”的說法,尤以潮州床為經典代表,體現了一種厚重、繁縟、艷麗的風格。集上品材質,雕飾技法圓潤老道,吉祥寓意,滋心潤神。而民……[詳細]
蚌埠市博物館
  蚌埠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東海大道市民廣場西側,市政府以南。蚌埠市博物館新館自2015年12月16日正式開放,總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2.5萬平方米,地下約9000平方米,總投資3.4億元。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歷史、近現代城市發展史以及淮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截至2021年,蚌埠市博物館共有各類文物藏品一萬余件,包括了數十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遺物,同時也有進入歷史文明時期各個朝代的陶瓷器、青銅器、玉器、書畫及古籍善本等。展覽長年對外開放,有《孕沙成珠•蚌埠古代歷史文明陳列》、《翰墨丹青•館藏古代書畫作品展》、《記憶流年•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等長期展覽。城市崛起•蚌埠近現代歷史文化陳……[詳細]
宣酒文化博物館
  宣酒文化博物館,是由安徽宣城酒業集團公司投資興建的,并于今年4月15日正式開館。博物館由景觀花園、主題陳列館和酒道館三大部分組成,總面積1300平方米,室內展廳面積約600平方米。主題陳列館分為宣酒的由來、老春酒店、江南第一坊、中國酒的起源與文化、酒的科普知識、宣酒的發展與文化等多個展廳,面積約500平方米,展線總長度1000多米。其建筑風格和內部陳設均以宣徽文化為基調,突出了江南名酒的地域特色。據悉,這是皖南目前唯一的一個綜合反映宣酒文化的博物館,也是皖南最大規模的產業文化博物館。……[詳細]
11、皖西博物館 AAAA
皖西博物館
  安徽省皖西博物館屬市級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重點博物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建于1980年,占地1.3萬平方米,系仿徽派建筑。建筑面積近4500平方米,其中展廳1500平方米,文物庫房1150平方米,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春秋時成為楚的屬地,是吳楚百年之爭的古戰場。漢代九江王,淮南王英布,六安王劉長、劉慶均建都于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之一。六安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地面文物1700多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00件。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和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8處。境內出土的文物數量多、品種全、級別高,楚大鼎、越王劍、鄂君啟金節等珍貴……[詳細]
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館(亳州市古井文化園)
  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亳州古井鎮,包括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古井酒工業生產觀摩區、魏井園和古井園等四大部分。2007年被省旅游局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08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旅游景區。古井酒文化博物館為仿明清宮廷建筑,是安徽“十大”行業館之一,也是國內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館之一。連同古井酒廠、魏井、宋井,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工業旅游示范點”。博物館建于1994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總投資近2000萬元,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陳列布展,1996年對外開放。整座建筑風格獨特,整體布局巧妙,漢式闕門,明式主體,院中左右草坪上樹立兩座重9噸,高2.7米的商代造型的石斝,顯得格外凝重。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明柱上的一副貼金盈聯:“佳釀千年傳魏井,濃香萬里發湯都”,系啟功先生……[詳細]
13、亳州博物館 AAAA
亳州博物館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為綜合性博物館,館名于1963年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2687余件。亳州博物館一層主展館的陳列主題:《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尋源》,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態。展覽由序廳、渦河文明、商湯都亳、道源圣地、漢魏風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當代亳州8個部分組成,展出文物810件套。亳州博物館是亳州城市的名片、文化的芯片、歷史的底片。……[詳細]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于1983年紀念立夏節起義勝利54周年之際建成,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3750平方米,展出革命歷史文物1200多件。主樓正面鑲嵌鄧小平同志的親筆題名“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八個大字。館內陳列分為序廳、革命史展、將軍展、洪學智生平事跡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今日金寨七個部分。序廳正面懸掛著鄧小平、江澤民、劉伯承、李先念-、徐向前、洪學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筆題詞和一幅大型浮雕《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兩側放置金寨誕生和組建的十一支主力紅軍的軍旗浮雕和史跡電動圖。革命史廳按四個時期,分組列題,史物結合,形象地展示1921年至1949年我縣革命史。黨的成立和大革命時期展出了以金寨建黨活動和農民運動的興起,反映了舊中國苦難的金寨人民在救星共產黨的指引下開始覺醒起來革命;土地革命戰……[詳細]
滁州博物館
  滁州博物館位于滁州市政務中心西南角,占地面積32786平方米,建筑面積19605平方米,展陳面積4600平方米,庫房面積1200平方米,是皖東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滁州博物館現有文物和標本15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15件,三級文物243件。滁州博物館基本陳列有一層的《襟江帶淮名山秀水——滁州自然風物陳列》和二層的《風云江淮詩詠瑯琊——滁州歷史文化陳列》。自然風物陳列以展示滁州自然風貌為主,分別有巖溶地貌、古老的火山、丹霞勝境、濕地天堂、草場與牧區、走進森林、地下寶藏和古生物遺跡等七個部分。歷史文化陳列分為源起淮水、涂中初興、氣越淮揚、開天首郡、近世風云等五個版塊。滁州博物館通過高品格的展覽、多層次的活動,為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盡善盡美地傳承滁州文化。辦公電話:0550-30……[詳細]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機場迎賓大道50號,沿革于黃山市博物館,新館于2008年1月8日正式開館,同年全面免費開放。該館是安徽省第二大綜合性博物館,中國唯一能全面體現徽州文化主題的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外參觀者50萬人次以上。截至2015年,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收藏有陶瓷、硯臺、徽墨、書畫、徽州三雕、青銅器、玉器、雜項、古籍圖書、徽州文書等各種文物近10萬件(冊),其中古籍書近50000冊,契約文書近30000份。館藏的歙硯、徽墨、新安書畫、徽州文獻是館內的特色藏品,其中宋墓出土的“文府墨”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徽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157畝,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展出面積6000平方米,庫房面積2000平方米,產業園區3000平方米,輔助功能區……[詳細]
池州市博物館(池州府儒學)
  池州府儒學,始建于唐代,初為夫子廟,又叫文廟,是歷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學派賢哲的祠廟。宋代以后各地將官辦學校與文廟合建。此后,池州府儒學成為歷代池州教育文化中心和禮制圣殿。1917年,池州師范學校在池州府儒學原址上創辦。池州府儒學所屬的大成門、大成井、狀元橋、泮池等古建筑以及古城墻和古建筑之間原有的歷史空間軸線至今仍保存良好。池州市博物館位于池州市池陽路(原池州師范學校校址),隸屬于池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正科級建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池州市博物館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征集、保藏、研究和陳列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面向群眾開放、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的公共文化場所,是展示池州歷史文化、樹立池州形象的重要窗口。池州市博物館……[詳細]
18、蒙城博物館 AAAA
蒙城博物館
  蒙城博物館位置在城南新區莊子大道以西、陳牛路以東、仁和路以南、永興路以北的塊地,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蒙城博物館造型取自青銅禮器方樽和漢闕,建筑面積12000平方,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蒙城博物館建于2012年6月,以知識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閑娛樂性為一體的展現模式,反映蒙城歷史、沿革變遷以及地域文化為主題的歷史文化博物館,蒙城博物館是為了宣傳蒙城縣歷史文化,豐富蒙城文化生活,豐富了蒙城城市文化功能。蒙城博物館造型取自青銅禮器方樽和漢闕,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蒙城博物館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高度23.6米。博物館主要分為《“原始第一村”——尉遲寺遺址》、《古蒙神韻》、《楹聯之鄉》三大展覽版塊……[詳細]
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
  桐城市博物館,又稱安徽中國桐城文化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龍眠中路2號,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內。該館建立于1984年4月,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既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又是國家三級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約4萬多人次。桐城市博物館建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內,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博物館收藏有春秋獸耳尊、戰國青銅戈、漢代銅鍾、西晉虎子、六朝蓮社尊、唐代銅鏡、宋代龍泉洗、元代瓷熏爐、明代東瓜罐等精美文物4000余件。尤以方以智、方苞、姚鼐、張英、張若澄等明清桐城名家書畫,獨具地方特色。-草書中堂、李鴻章對聯、嚴鳳英手跡等近現代文物也多有收藏。十幾年來,桐城博物館先后自辦和引進了《館藏瓷器精品展》、《館藏銅器精品展》、《館藏書畫精品展》、《潘玉……[詳細]
淮北南山漢文化博物館
  南山漢文化博物館位于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南山村村東,其東鄰梅園,占地19.6畝,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布展面積2700平方米,是淮北市最大的、以漢文化為主的縣區級博物館。內設有多個常設展覽廳,包括漢韻·盛世華章展覽廳、淮北風·千年遺韻覽廳、南山壽·長壽之鄉覽廳以及精致淮北·美好鄉村覽廳。南山漢文化博物館建于2013年,位于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辦事處南山3A景區內,坐北朝南,占地20畝,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布展面積3500平方米。目前,是全省最大的縣區級博物館。基于杜集地區豐厚的漢文化遺存,以“東南西北”為布展線索,南山漢文化博物館是一個以漢文化為主,集中反映杜集區歷史、文化、人文、環境的綜合性博物館。南山漢文化博物館是一個以展示漢文化為主,反映杜集歷史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集中展示了杜集漢……[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综合久久久久 | 日本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不卡高清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