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郝家橋景區AAAA 郝家橋村位于綏德縣城西南10公里處,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陜西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是綏德縣規劃“一館五址”為主要內容的綏德紅色教育基地之一,作為展示陜北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被省、市、縣命名為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由郝家橋展室、習仲勛舊居、齊心舊居、劉玉厚舊居及鄉政府舊址等組成。郝家橋村有著光榮歷史。早在抗戰時期,中共綏德地委通過開展“村村學習郝家橋,人人學習劉玉厚”活動,掀起了大生產熱潮;1944年,郝家橋村被評為陜甘寧邊區“農村楷模”。黨的十八大以來,郝家橋村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詳細] |
![]() | 綠源休閑生態園區AAA 綠源休閑生態園區位于綏德縣崔家灣鎮蘇家圪凸村,是在開墾荒蕪土地、拓寬塬峁臺地、機修寬條梯田基礎上打造的生態林系統工程和休閑度假旅游區,是包括蘇家圪凸中心休閑旅游觀光園區、千畝油用牡丹觀賞園區、山榆洼核桃示范園區、綠化種苗生產基地和綠源沙地紅薯種植園五大板塊的現代化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綜合體。詳細綏德縣崔家灣鎮蘇家圪凸村景區等級:國家AAA級景區建議游玩時間:全年聯系電話:0912-8076622營業時間:8:00-17:30……[詳細] |
![]() | 綏德文化廣場AAA 耿永飛仔 陜北不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鑲嵌于陜北文化富集地的綏德,在縣城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廣場,展示綏德文化之渾厚底蘊和蓬勃朝氣。矗立于廣場中心以石雕匠人為主體的勞動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畫家、黃土畫派創始人劉文西命名為基石,并親筆題寫立碑。此“基石”二字恰好精準無誤地道出了勞動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勞動人民是綏德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綏德民間文化的根脈。此作品將劉文西畫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離,經過清華大學美術系的再創作,第一次把劉文西的黃土畫變為雕塑作品,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在全國罕見,在陜西僅有。此雕塑生動刻畫了綏德農民的具體形象,背石頭的、打石頭的、出面……[詳細] |
![]() | 郭家溝影視基地AAA 郭家溝,是綏德縣滿堂川鄉的一個村子,位于縣城東20公里。郭家溝在我們榆林名氣并不大,但在全國美術界已很有名氣。早在10年前,郭家溝一位叫郭全飛的年輕人,看到一些美術院校每年都要安排畢業的學生來陜北搞寫生,而郭家溝本身又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優勢,于是將自家房屋旁進行擴建,大張旗鼓地辦起了寫生基地,管吃管住。這一舉動方便了前來寫生的老師和學生,不久郭家溝在全國各美院就出名了。來寫生的少則半月,多則幾個月,一年四季絡繹不絕。因為郭家溝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特色,繪畫與攝影是近親,現在郭家溝出名了,大凡去綏德采風的攝友,大都要去郭家溝走走。我們在郭家溝溝里小溪旁的橋邊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涓涓小溪,隨后看到的……[詳細] |
![]() | 疏屬山AAA 疏屬山文化旅游景區位于綏德縣城,海拔893m,兩河相擁山。秦代,上郡為邊塞防御匈奴的軍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蘇在此監軍并設府于疏屬山,扶蘇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解放戰爭時期,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設置于疏屬山上,成為指揮作戰的戰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蘇墓及扶蘇祠、漢畫像石館、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舊址,山腳下有李子洲故居、綏德地委舊址、子洲圖書館,四周散布著獨具特色的窯洞四合院,明顯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游資源,是文化旅游開發的理想之地。疏屬山文化旅游景區規劃總面積約31公頃,根據其區位條件、地貌特點、旅游資源性質與空間分布,將旅游區總體布局為一條軸線、三大板塊、六大景點,即形成以名州商貿街為引導區及發展軸線,……[詳細] |
![]() | 郝家橋習仲勛舊居AAA 1943年1月中旬,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結束后,為了加強北線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調關中地委書記習仲勛任綏德地委書記。習仲勛上任后,領導綏德分區軍民繼續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并開展了整風運動、精兵簡政、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和全民大生產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1943年清明節剛過,習仲勛書記在普遍調查的基礎上,帶領調查組進駐位于綏德縣城西南10公里的郝家橋村蹲點深入調查1月有余,了解到該村村民在劉玉厚的帶領下,在有限的土地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生產,并通過精耕細作、改善土地條件、選擇優良品種提高單產等辦法,使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