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 > 城固縣旅游

城固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南沙湖景區
  南沙湖景區距縣城15公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際路亞基地。景區群山環抱,碧波蕩漾,風光旖旎,山水林立,萬鷺棲息。有地母廟、回龍寺、湖心孤島、柳樹林等景觀。進入景區,或林蔭漫步,尋地母源頭;或鏡湖泛舟,南沙聽濤,是理想的桃源仙境、天然氧吧。……[詳細]
2、桔園景區 AAA
推薦2
桔園景區
  城固桔園位于城固縣城北15公里處,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柑桔生產基地,總面積約10萬畝。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孕育了馳名全國的“升仙”蜜桔。景區內山清水秀,自然鳳光怡人,尤其是金秋十月桔紅橙黃、柑桔飄香,吸引了大批游客來此觀光旅游。城固自古出“貢桔”,有“桔鄉”美譽。從上世紀90年代起,該縣打綠色牌,傾力做大做強柑桔產業,現已建成9個萬畝基地鄉鎮,柑桔總面積15萬畝,綜合產值近3億元,成為我國北緣地區最大的優質柑桔產業基地。桔園景觀區在城固縣桔園鎮小北河村,上始小北河村的長灘河壩,下至小北河口,以之字壩為中心,方圓一公里,山水形勢相耳繞抱,河山巧分陰陽,上半部凹下,西北走向的山脈為陽極,酷似易經中的陰陽太極圖。這里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語典故的出源地。相傳西漢王莽居攝二年,漢中郡吏城固人唐公房,辭官在此結廬學道修練。一天中午,服用師傅李八百用奇果柑桔釀造的神藥,帶上妻子六畜、房屋從斗山飛升上天。升仙過程,在外出歸來的女婿和村人的注目下,唐公房及妻子踏著玄云冉冉而上,雞鳴天上,狗吠云中。從此,人……[詳細]
推薦3
張騫紀念館(張騫墓)
  張騫紀念館位于距縣城3公里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國家AA級旅游景區,是依托漢博望侯張騫之墓而建的人文景觀。館內林木蔭翳,花草繁茂,隨處可憩可游,有張騫遺冢、漢代石虎、雙面石碑、仿漢闕樓、仿古大殿等景觀。張騫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冢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呈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2007年被列入“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墓地在縣城西2.3公里處饒家營村,現為張騫紀念館,屬陜西省人民0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騫墓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雄偉,格局大方。百姓緬懷張騫,賦予石虎以神話色彩:傳說他們是張騫泛搓時所得天宮織女的一對支機石。解放前,這一對石虎一直是當地百姓禱病乞嗣求雨的神靈。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獻殿內置……[詳細]
推薦4
城固鳥山
  鳥山位于城固縣三合鄉二嶺溝西,占地約1500畝,為一天然禽鳥園,這里樹木繁茂,隱蔽性好,加之北臨漢江,西靠南沙河,東界堰溝河,可以說溝渠縱橫。塘庫成片,鳥類捕食魚蝦正好左右逢源,因而它們都喜歡在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二嶺溝位于漢江南岸的巴山地區,距縣城1公里。這里原本是一個山清水秀,林海莽莽,野獸盤踞,禽鳥齊鳴,綺麗多姿的樂園。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拓寬,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據新編《城固縣志》記載,一次是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玉米傳入,很快代替粟谷,招來大量流民入山開荒種植,促進山區經濟發展,也使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壞。一次是1958年,全民動員,大煉鋼鐵,林木剃光頭,又一次大傷了森林元氣,造成水土流失,土石裸露。后來,隨著《森林法》的頒布實施,三合鄉政府一面宣傳群眾,提高全鄉人民的自然生態保護意識,一面發動群眾,全力以赴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經濟林營造、生態農業、棄耕還林、小流域治理七大工程建設。經過努力,使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的恢復、改善和發展,使方圓百余……[詳細]
推薦5
楊填堰
  楊填堰位于城固縣城北7.5公里處的寶山鎮丁家村。2008年9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楊填堰相傳為西漢時蕭何、曹參、張良首開,以發展農業供給漢軍糧草。三國時,諸葛亮北伐,蕭何、曹參開,以漢中為大本營,教兵習武,勸士農桑,“踵跡增筑”楊填堰,擴大生產,保障軍隊供給,南宋時,西北抗金名將楊從儀高齡退役城固縣水北村時,號召當地人民群眾大力修渠,民賴其利,人民親切地稱此堰為楊填堰,因此在南宋前人們稱此堰為張良渠。據《漢中府志》載:“楊填堰,在城固縣北十五里,截湑水河中流,壘石為堰。相傳亦酂侯蕭何,平陽侯曹參所創。至宋,知洋州開國侯楊從儀大力修浚,民賴其利”;清《城固縣志》載:“楊填堰,北十五里,出湑水河。宋開國侯楊從儀于河內填成此堰,故名”。楊填堰東經城固的丁家村、留村、寶山至洋縣馬暢,折而向南,流至謝村,匯入漢江。這條堰的灌區,城固少、洋縣多,從來用水,有“城三洋七”之例。堰雖不長,只有四十多里,但八百多年來,一直為城固洋縣人民所使用,是漢中市地區比較早的水利建設之一,在我國……[詳細]
推薦6
古路壩天主教堂
  古路壩天主教堂位于縣城南12公里處的董家營鄉古路壩村,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888年,是當時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蘭人設計,我國優秀工匠施工修建,整個建筑群設計獨特,構思巧妙,用料考究,建造工藝高超,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現存有主教公館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抗戰時期原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合并組成國立西北工學院,共設8個學系,院址設古路壩天主教堂,辦學達八年之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急需人才,為抗日戰爭時期全國著名的文化三大壩之一。從董家營鄉入七里溝到教堂,沿途風景秀美,特別是五月間,沿山溝而過,滿山的七里香花香陣陣,野菊花、槐花等競相開放,令人心曠神怡。現存主教公館,座南朝北,回字形封閉式磚木結構,小灰瓦房面,占地68.4×50米,房檐滴頭為“壽”字三角形。門樓之間,重檐兩滴水,四角起翹,左右各十三間廂房。正殿五間,高大宏暢,歇山頂,樓閣式。為增加氣勢,墻腰外加懸山檐,視角上仿佛二層。大殿內天花板上繪有西洋畫。窗為下方上圓西……[詳細]
推薦7
小河口會議舊址
  紅四方面軍小河口會議會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小河鎮小河街戚家大院,占地面積725平方米,建筑面積678平方米,展陳面積678平方米。共分序廳、小河口會議展廳、升仙口戰斗展廳、軍民情深展廳及城固地方武裝展廳5個展廳,生動再現了紅四方面軍從建立鄂豫皖根據地到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后轉戰入陜、召開小河口會議、激戰升仙口以及城固地下黨組織在紅四方面軍的領導和支援下建立游擊隊英勇斗爭的歷史。現有館藏史料、布展照片477張;紅軍戰士和游擊隊用過的刀槍、梭鏢、馬燈、蘇區布幣等珍貴物件90件。20世紀30年代初,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一路西征,進抵漢中市城固縣小河口鎮,在此召開了小河口會議,會上,曾中生、曠繼勛、余篤三等同志批評了張國燾的家長制作風,加強了集體領導,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宣布成立前敵委員會,為此后上元觀、鐘家溝會議確定進軍川北、建立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小河口會議是決定紅四方面軍去向的一次轉折性會議,對川陜革命根據地的迅速創建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9……[詳細]
推薦8
城固城隍廟
  城固城隍廟,位于城固縣博望鎮解放街中段。2008年9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城固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遭兵毀,重建于隆慶六年(1572年),清、民國時期都進行過多次維修。城固城隍廟原占地面積約一萬平方米,解放后城隍廟的部分建筑分別被城固師范學校、東方紅村、解放街居委會占用。現存的文物有:大殿、重修城隍廟碑、硯臺等。大殿:土木梁架結構,坐北向南,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屬九脊歇山式,屋面飾琉璃筒瓦,加勾頭滴水,鴟吻已毀。臺基較高,前后有廊,8根明柱均外露。脊上塑飛禽走獸,威嚴壯觀。其通長14.4米,寬12.4米,高9.2米。重修城隍廟記碑:質地為漢白玉,圓頭方身,通高250厘米,寬85厘米,厚40厘米,系大明隆慶歲次壬申中秋,舉人歴官奉直大夫邑人廉汝為撰。硯臺:整體為長方形,質地為漢白玉,在硯臺的正中是“石桐施舍”,其左側陰刻:“城隍老爺聖前施舍抄于,主持收。”右側陰刻“天啟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施”。城隍廟是當年祭祀城隍的地方,是當時城固最豪華、最雄偉的建筑之……[詳細]
推薦9
楊從儀墓
  楊從儀墓宋楊從儀(1092~1169),字子和,陜西鳳翔人,生于北宋元佑七年,中年,金人侵宋。徵、欽二帝被擄,國難深重。他毅然應募參軍,投到西北戰場抗金將領吳介、吳璘兄弟部下。戰斗中,他勇猛頑強、屢立戰功,逐步由士兵升為和州防御使,賜爵安康郡開國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75歲高齡的楊從儀退休。因故鄉淪陷,不能回家,便居住在城固縣水北村(今丁家村),78歲病逝就地安葬。楊從儀墓座北向南,封土呈圓形,底部直徑8米,上部直徑5.4米,高4.5米。墓前有碑二通,其中一通,為“宋故和州防御史提舉臺州崇道觀安康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七百戶,食實封一百戶楊公墓志銘”:其高228厘米,寬108厘米,厚20厘米,41行,行120字,共4千多字。為南宋乾道五年(1169)立,詳細記敘了楊從儀的生平事跡,是研究南宋抗金斗爭的珍貴實物資料;另一通碑為“宋安康郡開國候楊從儀墓”碑高180厘米,寬80厘米,厚16厘米,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書。墓前有香祠一間,始建待考,現存為清代建筑,單檐歇山……[詳細]
推薦10
西北聯大工學院舊址
  西北聯大工學院舊址位于陜西省城固縣西南約11公里處的董家營鎮古路壩村,2003年9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大規模地侵華戰爭。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等在李書田、李蒸等教授的帶領下,于同年9月遷校西安,成立了“國立西安臨時大學”。不久,又遷至漢中,成立了“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8月由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四所工學院組成的西北聯大工學院利用教堂的部分房子辦學。古路壩天主教堂始建于1888年,由荷蘭人設計,采用中西結合建筑藝術建造,布局合理、規模宏大、工藝精湛,有哥特式的教堂、修女院、拉丁學院、老人院、育嬰院等共計505間房子。1946年西北工學院遷址西安,校址空閑。解放后這些房子一部分歸天主教堂使用,一部分歸“古路壩小學”使用。“文革”中部分房子被拆,現只留下原天主教堂主教公館和修女院,房子里還存有當年西北工學院在這里辦學時所用的大柜和桌椅及太平缸等,院內還有一通正面為“七七……[詳細]


全部城固縣景點>>>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观看911国产精品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天天综合网久久综合免费成人 | 在线亚洲国产热视频 | 在线日本高清不卡免费v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图片区 |